聚焦抗疫“侦察兵”
秀出最美检验人
生命重于泰山,时间就是生命。自年3月新冠疫情在廊坊爆发以来,市三院检验科的兄弟姐妹们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特殊赛跑。
本轮疫情形势严峻,标本数量较大,对于检验科来说,是一次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陈云主任的带领下,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昼夜奋战。科里大部分都是女同志,但个个是女汉子,每天在负压实验室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从样本接收开始,拆包、核对、摆样、加样、提取、扩增检测、分析结果、上传数据……一系列过程大概三、四个小时,重复的动作,让大家手指僵硬、腰酸背痛,有的同志因此患上了腱鞘炎,但大家从不叫苦叫累……
检验科主任陈云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只觉得时间不够用,身体的疲惫根本顾不上,总想着早点将结果汇报给临床,样本一到,我们都飞速赶到实验室……”作为主任,她带病坚持工作,本身患有甲亢、高血糖,上轮疫情劳累过度导致心动过速、持续性咳嗽还未痊愈,又加入到本轮疫情工作中,院领导担心她的身体状况,可她却说:“我得坚持住,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检验科每天需要检测的核酸标本多达多份,陈云与大家一起不分昼夜开展检测、分析曲线、汇总数据……确保检测结果及时准确。在紧张的工作间隙,她带领大家不断学习新的诊疗方案及新冠抗原检测应用方案,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总结、优化方案流程,细化岗位分工,极大地提高了核酸检测效率,保证了科室人员休息。
检验科副主任任玉洁,3月8号晚上接到单位电话需要立即返岗,她忍痛将八个月没断奶的女儿交给爱人,简单收拾行医院投身一线工作。这次病人较多,检验数量非常大,工作结束后还需要消杀,每每都到后半夜,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哺乳期还未结束的她,只能被迫断奶,每天靠着意志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说,作为医务工作者,在关键时刻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作为妈妈,她得给女儿树立榜样。
3月9日,隔离期结束刚与家人团聚的李洁,接到疫情命令后,面对女儿不舍的目光,她心有愧疚,马上又到了女儿的生日,无奈第三次缺席女儿生日,作为母亲她感到遗憾,但作为医务工作者她又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她克服上次疫情眼角膜损伤带来的不适,舍掉自己的小家,匆匆医院,奔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检验科刘洪源,科室最年轻的副主任技师。年初的疫情刚结束不久,时隔一个半月才回到家看到自己两周大的孩子,心中满是愧疚。面对本轮来势汹汹的疫情,检验人员紧缺,不能为了小家而不顾大家,看着年幼的宝宝,含泪叮嘱着参加抗疫志愿者的爱人:“孩子只能交给你和爸妈了。”她收拾好行囊,医院,请战回归,再次踏上抗击疫情的工作岗位。
检验科郝威,接到返岗通知时正在家照顾发烧的年幼孩子,孩子患有过敏性支气管炎,高烧不退,同事们纷纷劝她孩子还小,我们先去单位,你把孩子安顿好。已有四次抗疫经验的她义无反顾地说,这次疫情来势凶猛,确诊病例和核酸阳性患者太多,孩子有老公照顾,我必须第一时间冲上去,为廊坊抗疫坚守岗位。
年对于赵晨君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原本定于五月的婚礼也因双方都是医疗保障人员被延缓,面对疫情,她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着检验人的担当,检验工作繁重,面对成百上千的报告,不退缩,检验科就是她的战场,穿上防护服,带上护目镜,她就是抗疫战士。
李丹阳是检验科最小的姑娘,是家里的独生女,上轮疫情她的父亲突发脑梗还未恢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左右为难,母亲安慰她说:“放心去工作吧,单位需要你,我会照顾好你爸的。”与父母道别后,她立即返岗。90后的她正是爱美的年龄,因为穿防护服,狠心剪短了及腰的秀发;因为戴N95口罩,而压扁了鼻梁,勒伤了脸庞;因为拧盖,弄伤了指甲,破皮磨成茧。因为穿上防护服以后,基本上要在实验室里边待六到八个小时,有时更是交替进入24小时连轴工作,长时间的久坐造成了腰肌劳损……但是她从来不喊累,只是在休息之余给家里打电话问候父亲。
如果信念有颜色,一定是中国红,如果生命有支撑,一定是抗疫医护人员,检验科几位同志在危难时刻,义无反顾、日夜奋战,用行动在逆行的战场上筑起护卫生命的长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