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运会摔跤项目预赛在温开赛温州体

北京看皮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

人物名片:陈少娟,女,汉族,年4月出生,籍贯乐清,学历本科,中级教练员职称,国家一级运动员,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女子摔跤队主教练,国家一级摔跤、空手道裁判员,温州市空手道协会副秘书长。

陈少娟(右)和林荷琴

今天,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摔跤项目预赛女子跤比赛在温开赛。“摔跤并不是热门运动,绝大多数温州人对摔跤也知之甚少,这是一次机会和平台,让更多温州人了解摔跤,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这项运动。”温州体校女子摔跤队主教练陈少娟分享“跤”傲时刻时说。

备战省运会剃寸头

进入体校之初,陈少娟是练跆拳道的,但她个子不高,教练建议她练摔跤。正好当时女子摔跤队刚成立,就这样,当时14岁的她成为温州市第一批女子摔跤队队员。她一进队就接受高强度训练,真的很苦,但她扛住了,一个学期下来就适应了,成为队里最有韧性的队员。

由于摔跤的技术动作,长时间对抗肉搏,几乎所有运动员耳朵都是皱成一团,被称为“摔跤耳”。女运动员爱美,因此,当时队员往往爱留长发遮住耳朵。

备战第十三届省运会时,陈少娟一咬牙,带着全队女生剃了寸头。“那时候就安慰自己,拿成绩比什么都重要,顾不上漂亮不漂亮。”陈少娟说,那届省运会女子摔跤共设7个级别,温州女跤取得5金2银。曾经的她,觉得耳朵被挤在一起,好丑。“现在我不这样想了,它是我职业的象征,身为一名摔跤运动员,我觉得很骄傲。”

一个月内减重12公斤

年,陈少娟回到温州体校,成为一名助教。世界综合格斗锦标赛52公斤级冠军林荷琴,就是她的学生之一。

当年省运会因失误屈居亚军,一直是陈少娟的遗憾。年,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她,得知自己可以参加当年“森林杯”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时,她重燃斗志。

“那时候,每天都在探索自己极限。别人跑10公里,我就翻倍,别人做5组,我就多做几组。”陈少娟说,最令她感到痛苦的就是降体重,“生完孩子一直没瘦下来,要参赛就要减掉12公斤。”从最开始,每天拼命运动多吃,到后来多运动少吃,到最后多运动不吃。凭着运动员的毅力,一个月不到,她从68公斤降到56公斤。到快称体重时还重了一点,最后几天,她滴水未进,终于达标。经过层层角逐,最终她拿到全国第五的好成绩。

现在的陈少娟,不仅是教练,也是温州市女子摔跤队队员的“妈妈”。训练时,她严格要求,平时则常常做好吃的犒劳队员。“现在的心愿就是努力教学生,培育和输送更多摔跤人才到更大的赛场。”

温都记者姜瑾瑾

审核林剑静

监制陈侄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