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同龄同起点的孩子一起学做一件事,为何

暑假给孩子报营、报班、报课了吗?平时看着家长互相焦急地打听,我就会多留意一些兴趣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带给孩子的变化。最近,我偶遇了一位空手道女教练小郑,她的学生大多都是小学到初中的孩子,这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想让小郑给我讲讲孩子们的故事。没想到小郑教练还真滔滔不绝地为我讲了两位练空手道男孩的经历,让我听得心情此起彼伏的。

两个男孩同龄、同样零起点,同时开始跟随郑教练学空手道,但两年后一个坚持了下来,另一个却半途而废了。这截然相反的结果,是孩子的身体问题,还是“潜藏”着的其他家庭问题造成的?请跟着我听听小郑教练的观察吧。

孩子同起点学习空手道,家长的初心却完全不同

小东和小文是一个空手道训练班的同期新生。当时两人都是小学二年级,都是零基础,但报名目的大不相同,小东出于自身兴趣,觉得练空手道很帅、很酷,向父母提出了想要学的意愿,而小文则是因为太胖了,体重超标,父母希望他能多运动,于是就近选择了这个班。

兴趣使然让小东对训练总是热情饱满,在最初的一个季度训练中,他是班里唯一一个全勤的,也是同期新生中进步最大的。而他的父亲亦是为数不多“异常认真”的家长,不同于其他家长在孩子训练期间会坐在道场边看手机或到外面做自己的事,小东父亲每次都全程旁观孩子训练,看得久了,他也对空手道的技法有了一定了解,有时也会在中间休息时给孩子指导。

小东父亲问郑教练最多的两个问题是“我儿子现在达到了什么(等级)水平?”“他什么时候能参加升级考试?”而郑教练则是一遍遍地对他解释考试的规则与流程,并表示只要小东水平到了而且课时达标,就能参加升级考试。

科普小知识:空手道入段考试

通常空手道训练每一阶段的考试资格取决于训练者训练课时和个人技能水平,考试等级越高,要求的课时越长,技能要求也越高,如果练习者在考试时表现突出,则在考官的综合判断下允许跳级。在入段(黑带)前,通过不同等级的考试,能拿到不同颜色的腰带,由低到高依次为:黄、橙、红、绿、蓝、紫、茶(不同流派中间几级颜色顺序会有些许不同),等级越高数字越小,即练习者达到1级(茶带)后,经过足够训练课时,且技能达到要求,才能申请入段考试。

小东父亲在考级方面表现得非常执着,希望孩子每次都能跳级,早日入段。对此,郑教练与这位父亲解释,在体育类训练方面,天赋是相当重要的,小东虽然很努力,但不属于天赋很好的孩子,希望他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还是顺其自然,毕竟,练武的重点是健身防身,而且,入段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只是当时这位父亲无法理解。

至于小文,一开始体能有点跟不上,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因体型在班里最胖而自卑,即使知道自己做得不好,也会尽可能跟着练习。小文父母的态度比较佛系,每次上课前把孩子送来就走,等到训练结束前几分钟才会在门口等着接孩子。他们表示,孩子对他们说,不希望训练时爸妈在边上看着,容易分心,他们不在,自己训练会比较专注,因此他们尊重孩子的意愿。

他们对小文练习空手道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他多动动,小文从小不爱运动,喜欢画画,所以,之前课余时间给他报了个素描班。可因为实在太胖,怕影响健康生长,所以就跟他商量再报一个体育类的班,问他喜欢什么运动,他也答不上来,就带他去周围的运动培训机构看了一圈,最终孩子选了空手道,理由是和素描班时间不冲突,而且离家近。

故事讲到这里,家长们已看到了,其实从资质上看,两个孩子都不属于天赋型,无论在体能、力量、柔韧性还是协调性上看,和这个班里大多数学员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在发展兴趣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更大,也更容易放弃。

小文家长认识到过程对孩子的重要性,将“强身健体”作为学习空手道的初心,积极地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

而小东爸爸正相反,他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