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里的精髓,很多人都忽视了,其实它

学习孔子学琴案例有感。

孔子学琴这个故事,全文只有个字。但是里面的精髓,确实是学习任何知识的方法,或者说套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也是异曲同工之妙。

01

从目标细分思维模式做分析

1)从横向目标细分做分析:

孔子单爆(强调集中全部力量去攻克一点,一一去攻克,最后攻克总目标)一首曲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从思想上进行单爆和从体力上进行单爆。

思想上不断领悟曲子意境(感悟),体力上不断熟悉弹奏技巧(体悟),最终完全融入音乐境界(明悟)。

为什么时常看到牛人的设计方案,感觉其创意很厉害?

其实也是如此,从思想上要不断思考新的创意方案,从体力上要每天花费十几个小时完成创意方案,并逐步完善方案,最终设计出超越所有竞品的惊艳方案。

但从体力上来的付出来说,已经是别人的好几倍了,设计出的方案能差到哪里去呢?

2)从纵向目标细分:

孔子学琴的过程是一个纵向目标细分的过程,孔子学琴可以分为熟悉乐曲形式、掌握弹奏技巧、领会曲子意境、融入音乐境界(知音)四个阶段。

对于每个阶段的学习,孔子也不知道要投入多少精力,也不知道要学习多长时间,只是在完成一个小目标后,重新制定新的小目标,并最终实现总目标——学透曲子,完全融入音乐境界。

那么,孔子学琴的这一系列步骤,都是从纵向目标细分来规划的。

02

从单点爆破思维模式做分析

1)单点爆破思维版做分析:

学琴的方式可以有很多,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对多首曲子的学习,来掌握弹奏技巧,但孔子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单爆的学习方向(战略方向,也是发力方向)。

就是通过单爆一首曲子,先从一个点彻底领悟曲子意境(主动想到集中全部力量,以某个主攻方向做突破口的思维模式,坚决不往大海里撒盐),做到学习单首曲子的深度。

再由点及面达到学习曲子的广度(单点爆破强调集中力量打穿一点,最后取得全线突破,这是战略问题)。

那么整个单爆的思维过程就体现在,通过单爆一首曲子,实现了超越常人,并达到最高的音乐境界(这种单爆思维体现在,通过单点爆破能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目标)。

2)从单点爆破做事版做分析:

孔子学琴是仅学一首曲子,并把这首曲子彻底领悟透彻,达到曲子最高境界的过程(彻底把一件事做透的过程)。

那么,整个学琴过程是对曲子一遍一遍的弹奏学习,每演奏一遍,对曲子的理解就会加深一点点,每弹奏一遍,对曲子的弹奏技巧就会熟练一点点。

另外,孔子对单支曲子的学习可谓不厌其烦、不知疲倦(师襄子有好几次劝说,让孔子开始学新曲子,但孔子都坚持学同一首曲子可以看得出来),那么在不知疲倦的、庞大的数量级的学习过程中,孔子学琴的技巧也是在不断提升的。

那么,孔子学琴的过程也是一个单点爆破战术执行的过程,是反复执行的过程,是不知疲倦、反复执行的过程,是不知疲倦、反复执行、不断提升的过程。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也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是必须有数量级做支撑的。

03

从孔子角度来分析

师襄子作为卫国乐官,其教授的曲子自然是一等一的好曲子,而孔子从初步学习接触到这首曲子,便被这首曲子深深所吸引。

从这也可以看出,其实孔子是热爱这首曲子的、热爱学习琴艺的(孔子学琴的主动力),再加上孔子本身是一位顶级单点爆破的高手,所以孔子下定决心要彻底把这首曲子学精、学透,力求与作曲者成为知音(孔子定下总目标)。

04

从师傅的角度做分析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名师再高明,如果徒弟不努力结果也是无济于事,因此,能否学到真东西,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相信每个牛人之所以厉害,肯定有他厉害的原因。

这其一,与牛人本身的执行力、悟性、思维模式(方法)、努力程度等因素有关,这是个人自身因素。

其二,牛人的背后通常都至少有一个厉害的指路人——师傅,这是外在因素。

比如,古代,在茅庐中运筹帷幄的诸葛孔明,师傅就至少有三位——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

比如,影视明星功夫皇帝——李连杰,大家所熟悉有两位——武术大师吴彬、螳螂拳大师于海;

比如,自创截拳道的武术家、功夫巨星,将“KungFu”(功夫)一词写入英文字典的、全球有上亿影迷的中国功夫传播者——李小龙。

他的师傅,其中一位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咏春拳大师——叶问;还有内家拳大师邵汉生、跆拳道大师李峻九、空手道大师埃德.帕克、美国著名柔术大师肯尼.拉贝尔、菲律宾著名双截棍大师丹尼.伊诺山度等。

因为有名师指引教导,所以徒弟厉害,名师出高徒,青于蓝而胜于蓝。

孔子学琴案例既是典型的纵向目标细分案例,更是经典的单点爆破做事版案例,值得去深入学习,去一遍一遍反复学习,并在感悟与体悟中明悟孔子学琴的精髓、明悟单爆的精髓。

05

从自己角度分析

目前市面上的各付费种课程一大堆,人人皆是大师,个个包装得是成功人士,总之眼花缭乱,滥竽充数的也不少。尤其销售培训一抓一大把,该如何选择呢?

这就得问自己了,看哪个才真正适合自己,就相当于孔子接触到了《文王操》这首曲子,值得他去热爱、去专注、去不知疲倦反复学习。

《文王操》说到底只是一首曲子,其内容量也没有多少,但就是这么一首曲子,孔圣人却要不知疲倦反复学习n+1遍后,才能达到知音阶段。

那么,相比于自己已经付费的一些课程或者专栏,是不是更需要下苦功夫做单爆呢?

别人的成功很难复制,但是可以学习他人成功地方,只有通过数量级的学习才能与这个成功人士成为知音,才能看透他成功本质背后的哪些干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