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号称自己是亚洲最大最强军事学院,
印度军事学院的军事训练,
他们正在训练刺刀战斗,
对你没看错是训练刺刀,
不是印军在跳大神。
只见印度预备役军官学员,
跳起来一个声大吼,
全身随着声音不停抽筋,
踏着六亲不认的步伐,
跑到假人前发出杀猪般的吼声,
刺刀刺向杀向第一个假人。
然后重复以上抽筋动作杀向第二个假人,
他们相信这样做,
能够富裕士兵勇气和力量的同时,
震慑住敌人。
不愧是印度军校,
只能说太对我三哥那味了,
今天带你走近,
创建于年的印度军事学院。
这是印度专门培养军官的学校,
位于印度达拉顿,
全球少有。
按道理来说,
一所百年老军校,
你教出来的学生应该很能打仗吧。
但结合印军近年来一系列神奇表现,
其真实的情况培训情况让人怀疑,
每期印度军事学院招生有三十万学生报名,
他们每年举办两期招生,
学院人数长期保持左右,
一上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按道理学院招收的应该都是顶级人才。
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里面的水分有多深,
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家,
他有一个叫种性制的奇怪机制。
正如你在这部纪录片中所见到的,
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军事学员皮肤偏白的男学员,
印度这所的百年老军校,
对外号称学习的是英国军队的培训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完全没问题,
只是在训练上学的是现代英国技术。
但在思想制度上他们完美保留了,
英国殖民时期僵化的精英贵族制度,
那落后的东西。
英国人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赶紧丢了,
抓紧建设进现代化军队,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一顿胖揍后,
英国人痛定思痛后,
算大体上改掉这一恶习。
带印度某些高种姓既得利益者,
利用军中便利,
保留了这一优良的陋习,
现在他们在印度军队中,
依旧把持着绝大多数上升渠道。
美国派去观摩的军官,
曾做出这样的评论,
印度是继承了大英帝国19世纪军队的僵硬尸体,
直到今天印度军校还在和印度最高法院扯皮。
印度政府要求印度军事学院从年5月开始招女学员,
为国家提供女军官,
但这个事情被印度军事学院一拖再拖,
本来想要拖到年在说,
但印度最高法院要求其11月份必须招收女学员,
这波是内部自我拉扯,
好在只是放一些女人进军队,
老顽固们面子上不好看,
没有伤害他们在军队的基本盘。
但低种姓的逆袭是老顽固们没想到的,
碍于高种姓的新一代实在是太拉跨,
多少子承父业不思进取的官二代。
军队还是需要一些做实事的,
不得不放宽部分非贱民的低种姓军官,
但这些军官多为技术军官,
且福利待遇和地位待遇均不如同级的高种姓军官。
光工资待遇就差两到三倍,
地位待遇更是差,
被同级高种姓军官瞧不起就算了,
下级的高种姓还可以不服管教。
即便是这样还是让低种姓军官差点垄断某些技术岗位,
好在老顽固们踩了脚刹车,
不然过几年说不定就要印军下克上了。
再回到画面中来,
中国军队有起床号集结号,
但印度军队起床靠的是人吼。
而且在学校里每个班级的人吼的方法不同,
有自己独特的发音,
每次宣布集合都由选定的低年级学员当闹钟,
来这么一大嗓子,
除了看起来滑稽有点废新学员的嗓子,
也好似没什么大毛病。
然后就是集合吼每天的例会,
教官带头喊口号,
忠诚勇敢诚实正直,
不说谎不欺骗不偷盗,
不误导期满任何人,
越往后越长也越离谱。
接下来就是一天的训练,
印度军事学院是文化学习和军事训练一体的,
虽然他们很努力了,
但他们这稀稀拉拉的操练队形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他们在这里多是体能训练和仪式训练,
教官的职责是把这群学生训练成真正的军官,
军官们不断的强调着绝对服从的军队守则,
副官就骑在白马上监督着这一切,
可能是习惯看我们那整齐划一的队列,
印度这个队列整顿培训怎么看都不对味。
而且印度军队总喜欢模仿英国军队动作的同时,
从中加入自己的魔改,
就像他们老喜欢改装改废别人武器一样,
导致他们的军列军礼在外人看来都是十分别扭。
虽然队列表现不怎么样,
但他们在军事体能上的训练可不马虎,
印度军事学院注重学员敏捷耐力体力全方位发展,
基础训练分成三年。
由专业的体能教练进行负责指导,
训练内容不限于,
越野攀绳障碍物跑等等,
培训的方向就是要这群未来的军官适应各种地形作战环境,
只能说期望是好的。
但看着印度军队前线那些挺着大肚子的指挥官,
就不由得让人怀疑教练那些年都白教了,
忙碌的体能训练后就是快乐的干饭时间。
和我国人民子弟兵不同,
他们的食堂是有专人伺候,
食堂也学的西方,
而且学得很像,
在这里不用手,
而是用起了刀叉。
多名学生同时入驻,
白衣服的食堂工作人员川流不息,
他们得在40分钟内,
完成对多名未来军官的服务,
而学员们可以在这个期间愉悦的自由交流,
有说有笑的享用美食服务,
学员间会拉帮结派,
未来在军队里步步高升,
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员们会主动和军官同桌吃饭,
平日里要训练,
小帮派要在白天交流感情就是在一日三餐上,
根据种姓宗教生源地个人爱好家族关系,
组成不同的小集团,
小集团又靠着利益纽带相互结盟,
学院俨然也是这群未来军官的大型交流场所。
很多人还没毕业,
已经开始给自己谋取出路。
军官生多为高中毕业生,
文化课程也不会落下,
艺术和科学也是他们学习的方向,
从印度军事学院毕业的学生,
都有印度教育颁发的科学于艺术双学士学位。
且印度军事学院极度重视外语,
负责人的解释是印度军队必须和各国军队交流,
他们会共同演习,
外语就成了军官们必修的一部分。
主修语言有中文阿拉伯文法文,
当然最重要的军事战略课程也是有的,
理论课程是现实训练的基础,
如果你是空军海军就会额外学科,
例如空气动力学气象学航空电子学和导航,
除去日常的班级学习单位,
学校还会组织学生组成跨年级中队。
由高年级学生领导低年纪学生,
为他们注入精神动力,
他们经常依靠例会的形式,
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讨论,
相互督促整个中队一齐进步。
他们会靠着集体宣扬,
鼓舞自己的士气,
超越别的中队。
有时候他们也会用集体操练的方式来鼓舞士气,
高年纪的学生在中队中被赋予很大的权力,
低年级学生扮演者一种下属的角色。
他们有着学校正常教学外的操练权,
高年级学生还可以管理低年级学生的生活习惯,
检查监督他们的仪容仪表生活作风,
按照他们的说法,
这是模仿未来去军队后带领手下士兵的方法。
是对未来军队生活的一种模拟,
表现良好的中队会被授予优秀中队的锦旗,
而带队的学长可能未出学校就被直接授予军阶。
称之为干部,
可以直接协助学院的运作事宜,
协助学校引导学生完成学业,
普通学生见到有军阶的学长是要主动行礼的。
上一任学长毕业,
就有下一任学弟接手中队,
这样的中队系统在印度军事学院一代代传承。
去军队赴任,
军队军官之间就可以,
外称印度军事学院某某中队成员。
这个在名头在印度军队中,
还是十分好用的,
毕竟相较于全校那么多毕业生,
中队的圈子更小更稳固,
很多军官在毕业多年后,
依旧会靠着这层关系联系,
而学院军阶升到最高层,
可以直接辅助学院校长和副校长。
要知道校长和副校长是中将少将一级的人员,
给他们当秘书未来军中多半平步青云,
所以很多学长很看重自己中队成绩,
传达校长指令,
他们能调动拥有军衔的教员们。
最厉害的就是他们能负责学校军事演习的一部分,
学校都会举办军事演习,
这就是考验学员们真正本事的时候,
毕业的学生们会最后一次集结在这里证明自己。
而如果你有学校的军阶,
那么你至少是演习中小队指挥,
更容易获得上面军部的青睐。
演习内容每年都不同,
但今年的演习是近几年规模最大的一次,
也是观摩人员最多的一次,
这给了学员们极大的压力,
学员们被分为两方,
防守方连挖了4天的战壕,
都没看见进攻方的影子。
夜幕降临,
防守方还是严正以待不懈怠分毫,
终于21.11分敌人出现,
守株待兔的防守方火力全开,
但这只是敌人的诱饵,
进攻方分为了两队,
另一对选着绕开正面从后山偷袭。
在指挥部的判定下,
打了防守方猝不及防。
阵地被夺,
可惜的是只有照明弹,
其余的全是导演部预案,
连演习的空心弹都没看见。
进攻方面大获全胜,
接下来是野战演习,
根据导演部要求,
学员们要定时前往指定地点。
路线自己规划,
他们18.30喊着自己中队的口号出发,
一路越过山岗农田,
从乱石堆小路土路到公路,
一路奔袭到半夜22.00,
才到达第一关检查哨站。
教官清理其人数和装备,
第一中队检查无误,
可以原地修整,
第二中队居然跑丢一个人。
第二中队不得不去寻找这个走丢的学员,
而丢掉的人到了哨站没有集合跑出去喝水去了,
这可让二中队脸上无光。
在简单的修整后,
他们又得熬夜向着终点奔袭,
到了终点后是一些列的障碍物训练考试,
所有学员经历了一系列演习都是疲惫不堪,
但他们必须完成这最后的测试才能休息。
虽然印度军队有很多问题,
但其军事体能确实强悍,
这些年轻的预备军官,
展现出强大的耐力和体能。
完成一系列障碍物后指定目标地打靶,
就算完成了他们的毕业考试,
可以回去参加他们独特的阅兵毕业典礼,
这个毕业典礼上,
骑兵冲锋空手道表演体操展示。
还有他们奇怪的刺刀表演,
只能说不愧是印度军事学校,
本来正经的气氛全被破坏了。
视频到了最后你是否对印度军队有了新的了解,
我们一直评价印度是未来可期,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影片中的印度,
他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
只可惜今天的印度人还是不明白,
限制他发展的不是我们这些邻国,
而是自己那害人不浅的封建迷信,
那固步自封的种姓制度。
没有勇气改变自己,
只敢和隔壁大国搞摩擦转来移注意力的印度,
确实是屑中之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