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扁豆,很抱歉前两天跳票了。
原因是,我在反复思考后撤掉了几条传言,所以重新整理其他传言废了一点时间。
在华语空手道界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言,那么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
本期我将会精选十个流传最广的传言,告诉大家他们假在哪里!
1买守礼堂的黑带要出示段位证这是我听过的最无厘头的传言,许多人都曾信誓旦旦的跟我讲,守礼堂是空手道界最受认可的品牌,原因不仅是它的质量很好,而且它坚持在购买者购物时查验段位证明。其实只要仔细想想,这完全不可能,好么,这个传言太神经病了吧?
守礼堂作为国际上最知名的空手道服装品牌,每年购买它的黑带、道服、器械等等商品的人成千上万,难道他们会每一个都查验资质吗?这就好像是说,国内的九日山公司会要求每个购买者提供自己的打靶视频一样。他们有这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吗?
事实上,国内也存在守礼堂黑带代购的卖家,若是要段位证的话,连绣字带黑带的一条龙服务又怎么办下来的呢?国内那些系守礼堂黑带的跆拳道黑带们又是怎么搞来的呢?
虽然守礼堂的服装因材质和店老板背景,被冲绳空手道界普遍接受和喜爱,但事实上店里面除了特别定制款以外,所有的商品都对顾客开放购买,师范级的道服?掏钱就卖给你!想绣天山天下唯我独尊?掏钱就给你绣!守礼堂不过是一个商家而已(类似的顶级品牌还包括极真爱用的ISAMI、松涛馆流爱用的东海堂等等),出来做生意,哪有自绝于客户的?
2带子不能洗,因为有象征荣誉的汗水从我练习空手道的第一天起,就有人告诉我道带不能洗,因为上面有象征荣誉和付出的辛勤汗水。有的组织甚至会在练习者升级时候将原有级别的带子收回,然后再发给你一条别人用过的带子,然后严肃地告诉你,这代表着继承前辈们努力练习的意志。
在此我不想评价这种所谓“继承”的行为,是否有道理,但从卫生角度讲,这不卫生啊!
平时训练出一身汗,沁入带子中,加上灰尘、皮屑和油脂,然后不洗只风干,遇到考核,汗水继续沁入带子,然后一堆湿湿的带子被回收到大袋子中,相互摩擦,然后再阴干...
不行了,我说不下去了,有些恶心!
所以说,带子真的不能洗?直男糙汉子们估计不会在意这些,不过据我所知很多女孩子会去洗带子,而且也没有出现什么不可逆转的后果。比如水平下降,或是变得不努力了。
其实带子不能洗,主要的原因是会和道服一样缩水,很多人买带子(主要是黑带)是按照自己喜爱的长度来购买,不会考虑缩水问题,结果买回来以后一过水,短了几厘米,瞬间不帅气了。所以多数人在不能控制具体缩水量的情况下,干脆直接买合适的长度,然后不洗,保证长度没有变化。(比如我)
所以,如果你想追求精神方面的一种传承,不洗是OK的。如果你是比较爱干净的人,洗一洗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3空手无先手,所以空手道不讲究主动进攻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空手无先手,先手先无手)中,已经论述过这个传言是多么无知。在此仅补充说一句。
在日常训练中,虽然会有大量的受+反击的练习和组合,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在空手道中,单纯的防反就有“后之先”,“先之先”,“先先之先”三种概念。
后之先:对峙时,受方攻击过来,取方进行格档,后反击对手。
先之先:对峙时,受方攻击过来,取方在躲闪进攻的同时迎上攻击受方。
先先之先:对峙时,受方攻击过来,取方预判受方意图,抢先攻击到受方。
“后之先”所代表的受后反击,仅仅是初学者级别的技术,一味的认为空手道就是防反的武道,是以偏概全的片面理解。
4空手道是专注踢打的武道一直以来都有人询问我,空手道主要是以什么技术为主的武道?
在我们日常接触到的训练中,站立击打大概是练习次数最多的技术,各种突技、蹴技、手刀回打...但空手道真的是专注踢打的武道吗?
其实在各流派的历史记录和约束组手中,我们可以看到空手道的本来面目,那就是空手道包含了站立击打、摔投、地面击打和关节技,甚至可以说空手道中摔投和击打是同样重要的两部分。
在松涛馆流中,存在着被称之为“船越九投”的多种以投技为主要内容的约束组手。
在刚柔流中,从流祖宫城长顺开始,干脆有许多空手道家是柔道、空手道两门抱。
在极真空手道中,如何在近战中使用“体捌”进行快摔更是有段者必练的内容。
在和道流中,各种借鉴日本古流柔术的特色摔投技术更是层出不穷。
但为什么,在如今中国的道场,或是国际上多数道场中,很少练习投技呢?
这是因为在空手道传播过程中,投技,这个曾经空手道训练中的一个大项,被人为的剔除了。
最初的刻意减少摔投练习量的原因是,日本在中学和大学教育中普及柔道。在最初建立空手道社团的大学里,很多热爱武道的练习者都曾练习过柔道或正在练习柔道,若在训练中继续保持大量的摔投练习。多少有些浪费时间。同时,在空手道刚刚加入大日本武德会的时候,是算在柔道门类的下面,一直期望能够将空手道独立出来的空手道推广家们选择了将击打技作为重点,以区别柔道。
在二战后的传播中,因为场地、教练、安全等多方面原因,摔投这种更容易受伤的技术又被人为的进行了删减,击打技的练习比例更被刻意的增加了。
等到空手道传入中国,以纯粹无经验者加入训练并最终成长为教练的指导员们,对摔投就所知更少了,再加上近10年空手道训练也逐渐定型,摔投的内容总是一带而过,最终形成了给人以专注踢打的印象。
所以,这条传言也对也不对。
如果您是热爱空手道,希望可以有所进步的话,那柔道绝对是您要学习的内容。不过不要自学!想学就去找专业的柔道道场、体院体校的柔道社会班。
科学训练,科学锻炼永远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会有被摔断脊椎的危险的。
5黑带都很厉害!这个大概是很多无经验者对黑带的第一印象吧?
但事实上,空手道的入段考核就类似于我们参加的高中毕业考试一样。
经过正常的多年训练,一个练习者被允许参加入段考核,经过一番考察,最后被授予初段段位,这个过程类似我们的毕业考试,经过正常的多年学习,一个考生参加了高中毕业考试,并获得高中毕业证。
这张毕业证,这只能证明这名考生是符合教育部认定的高中毕业标准。大家都应该知道,60分和分都是可以拿到毕业证的,但两者的实际水平差距非常大。
在空手道中也是一样,水平极佳的练习者和水平一般的练习者参加入段考核,结果都会是通过考核,获得初段段位。从段位上看不出两者的区别,但真打起来,可能水平高者会秒杀水平一般者,
所以空手道的黑带考核,考的是下限,而不是上限。只要符合初段最低要求的练习者,都可以获得段位,不管你是不是很厉害。所以下次再有人跟你讲自己是黑带,怎么判断他的真实水平呢?直接打一打咯!
6传统练法是一个型要练三年这是最有趣的一条传言,流传在所谓“传统空手道圈”中已经很多年了。
传言的具体内容是说,在早期的空手道(尤其以刚柔流为代表)训练中,型的学习是非常缓慢的,经常一个型需要练习很多年。
有的人借此声称,所谓的传统空手道的练法就是反复的打型,练型,非如此做的就“不传统”。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这个传言只是介绍了历史某个部分,并非是全貌。
在早期的刚柔流训练中,练习者的确会用数年的时间练习某一个型,但这个练习并非是我们常在道场里见到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打型,更多时间是用在了练习配套的力量、爆发和分解技术上。
在宫城长顺先生的弟子伊波康进先生的回忆录中,他就曾提到,在过去训练中,准备运动占15%,组手运动大概占15%,剩下的70%是花在辅助运动上,其中25%是器具,45%是靠基。
所以,那些声称必须一遍遍打型才是传统练法的人,纯粹是在胡扯,而且充分暴露了他们完全不懂空手道的事实。对于这种人,我一般蔑称之为“伪原教旨主义者”。
至于为何要用这么多年来练习一个型,这是因为在过去,练习者普遍的学习时间是10年左右,宫城长顺先生会因材施教,每个人只会教授适合他的三、四个型,而不是全部的八个型(只有被认为是合格学生的人才会学全八个型)。
虽然看上去少学了一半的型,但实际上所学的三四个型,已经包含了刚柔流中全部的发力和原理,练习者只需要踏踏实实的掌握这三四个型就足以保证应对各种情况。所以练习的周期才会比较长,毕竟完全掌握一个型的发力、分解、应用是很难的。
所以,如果下次再有人跟你讲传统练法是要一个型反复打三年,你就当他喷了你一脸臭狗屎就好了。
7UFC中有很多的空手道出身选手自从GSP和町田龙太在UFC赛场上频频获胜之后,有的人就开始总结空手道出身的UFC选手有哪些,甚至拉出来了一个单子。
但事实上,真的有这么多的练习者是空手道出身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空手道出身?
根据中国空手道界普遍的定义,首先是要在正规空手道组织和连盟中学习。
其实,以此为判断标准的话,其实绝大部分被认为是空手道出身的选手就会被剔除出名单,比如现在比较火的StephenThompson。
虽然他在比赛中展现了寸止空手道的技战术特点,但他所在的家族道场实际上是一个标准意义的山寨道场。他们自己创建了自己的空手道流派和拳法流派,穿着的是中国空手道界强烈反对的各色贴广告道服,教授的是自创的美式空手道型。
如果说,不提StephenThompson,单拿出他们馆的训练视频到网络上,大概是要被某些网友喷的很惨的。
实际上,很多号称是空手道出身的选手都是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在北美地区,有许许多多的“美式空手”道场,许多人小时候的格斗启蒙都是从家门口的那些花花绿绿的道场开始的,等到了成年或是大一些再转到踢拳、巴西柔术、MMA、泰拳、拳击等等馆里继续学习。
所以说,如果非要说UFC有很多空手道出身的选手的话,那就要把所谓的美式空手作为正规空手道的一员,这将会是对近几年某些人坚持的“政治正确”最大的讽刺。
8极真不是流派这算是个有趣的小花边吧。
在国内所有的空手道流派中,只有极真空手道不能被称之为极真流空手道,所以有人就说极真不是一个流派,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关于极真的创立,网络上的资料很多,但缺少一些细节。比如大山之所以没有建立极真流是因为他曾是一个无流派主义者。
他的无流派主义思维,来自于他在韩武馆(炼武会)时期受到的影响。
极真一词最早的出现是在大山建立日本空手道极真会大山道场的时候,有基本阅读能力的人都能看懂,这时的极真是一个组织名称——日本空手道极真会。
此后在这个基础上,大山组建了国际空手道连盟极真会馆,这同样也是个组织名称。
有趣的是,在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流派和组织会采用类似国际空手道连盟的名头,这个组织名称的设立,也正是因为大山期望未来日本的空手道界,可以全部加入到这个连盟中来共同发展空手道。
虽然因为多方原因,最终这个梦想没有实现。但直到八十年代,大山仍坚持跨流派交流,邀请其他流派的练习者参与极真会馆的比赛当中。而他所坚持的一视同仁的看待所有空手道练习者的原则,也表现在了比赛中所有人要穿着遮挡组织标识这个要求上。
但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极真空手道虽然没有正式的采用极真流这个称呼,但大山的空手道事实上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标准,所以理应是一个独立的流派。
9极真空手道不是真正的空手道在所有我热爱怼的人群中,我最喜欢怼的就是黑极真的人。事实上,从如何看待极真,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否真的懂空手道。
极真最为人所诟病的三条原因分别是:
1.不重视型
2.实战推胸不打头
3.大山是纯粹因为能打才创立的流派
我分条反驳一下:
在伟大的伪原教旨主义者的影响下,中国空手道界普遍认为所谓“重视型”就是要一遍一遍的练习型和钻研型中的细节动作,而极真本身就略粗糙的型(早期日本空手道型的原始样子),和很少练习型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是最不能接受的。但如果认真看了流言6揭秘的读者,应该能知道所谓“练型就是要反复打型”的说法是多么的荒谬。
至于型分解,事实上,在极真空手道的体系中,型所包含的型分解,被大山倍达解析重构为了具有特色的极真护身术。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任何的型分解都不应该是单纯的按照型里的顺序来组合,任何相互组合的分解,本质都是护身术。而且许多极真师范们在讲习会上专门讲解型的细节和分解的证据,大概也是被狗吃了。
所以极真不存在不重视型的情况,只不过他们采用了其他的方式练习型中的内容。
而实战推胸不打头,更是天才的创造。降低了危险性,同时也保证了对抗强度,而且还直接的复原了空手道实战本质的样子。
如今我们常看到的极真全接触组手,只不过是普及给普通人的竞赛规则。在往上,允许拉拽摔投的不打头规则,允许轻打头的规则,允许轻打头、拉拽摔投的规则,允许素手全力打头的规则,本身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接受,或是能够接受的。所以质疑不打头,无疑是管中窥豹。
至于大山纯粹是因为能打才创立的流派一说,干脆就是某些人的意淫,先不说大山此前在韩武馆、松涛馆流、刚柔会中都有高段位。单纯从极真的技术体系、训练体系就能看出来,大山不只是懂空手道,而且是非常懂空手道。
所以,你告诉我一个又能打,又有创派资格,又非常懂空手道的人创建的流派,不是空手道?逗乐呢?
10看他懂这么多,一定很厉害!哈,最后一条,我黑一黑自己。
从最初的空手道贴吧,到空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