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如何变成在一个领域内的“牛人”?答案里面一定有。何为小时定律?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类》。都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成功学”。《异类》曾做过这样的描述: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简单的说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应该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一万小时是多久?以每天8小时计算,需要天,如果一年工作天(双休)也就是说坚持一个领域5年时间就可以成为该领域的大牛,就算资质平平,也至多用十年时间,听着无比鸡血,还等待什么?马上干起来呀!然而,这是真的吗?卖了一辈子衣服的售货员为什么没有变成营销大师?敲了十年代码的码农也没变成比尔盖茨?真相是,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为什么一万小时定律是错误的呢?要从这个定律的来源来看,原来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是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西蒙,不过他提出的定律是“十年定律”,是说“经过他们的长期研究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不经过10年左右的训练而达到国际象棋大师的水平。”注意这里是说要达到国际大师的水平是要经过10年训练的,并不是说经过了10年训练就能成为国际大师,这里的充要关系有问题。那么一万小时定律适用于各行各业吗?很遗憾,也不是的。《刻意练习》指出: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比如优秀专业演员需要的时间是小时,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是数百小时而小提琴大师的练习时间则接近小时。而且,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成正比,还取决于练习方法。比如我们每天写文,如果不总结,不复盘,写篇的进步可能比不上别人深度思考总结后练习10篇的进步。那么我们需要怎样才能成为某一领域内的牛人呢?真正的答案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什么是刻意练习呢?它有如下几个特点:有成功先例可参考,最好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练习需要分阶段进行,经过练习不断的超越上一个阶段目标明确,明确的知道这一次练习或长久的练习的目标在练习中需要专注并且不断的根据目标调整自己的行为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及时反馈,不断根据反馈调整行为建立有效的心理表征就是在脑海里构建自己目标的样子练习过程一定要致力于那些有针对性的需要提高的方面总结起来就是:依靠正确的教学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标的进行练习。看起来复杂的刻意练习如何在我们生活中使用呢?其实很简单:1.找一位好老师,2.专注、集中注意力首先,找一位好老师怎样才能算是好老师?如果你是初级学者,那些大师有可能真的不适合你,毕竟有很多大师自己很厉害,但并不懂得如何去教学“小白”,这时候你需要的是一位拥有足够熟练的技能且懂得教学的人。当你晋身为中高级学者之后,这时候找的老师就应当在行业内或领域中有所成就的大师了。怎样找一位好老师?一看老师教过的学生,这些学生现在的成就,这些学生的成就往往能够对你以后的成就提供参考。二问老师教过的学生,从学生中了解老师的情况,比如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等,老师怎么教他们很可能就怎么教我们,这叫口碑。有了好老师,就会解决1,2两个问题,老师会制定教学方法以及学习阶段。《刻意练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来自瑞典的佩尔·霍尔姆洛夫已经69岁了,但他的目标是:到80岁时获得黑带。所以他参加了空手道训练班,但学习了基本动作后觉得进步太缓慢了。缓慢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年龄和精力吗?有一部分原因,但仍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提高进步速度。其实佩尔一开始选择训练班入门是可以的,但当他掌握了空手道基本动作要领后如果需要提高进步速度那他必须重新选择自己的老师,比如找一个一对一的专业老师进行辅导,老师会针对佩尔的个人情况制定符合他年龄、体力的训练计划,并对他每个动作做针对性的指点,这样佩尔才能够完成自己80岁获得黑带的目标。有了老师之后,学习者自己需要专注、集中注意力学习者需要构建自己心理表征——不断的在脑海里构建自己目标的样子,不断反复的“过电影”将目标刻在脑海中。每一次练习都根据练习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练习目标。练习的过程需要注意力,如果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那么就缩短注意力,提高频率那么没有导师怎么办?毕竟在生活中我们难以找到一位合适的导师,《刻意练习》举了文学大师富兰克林学习写作的故事:首先找了杂志作为目标模仿,对每一篇文章剖析、练习,积累词汇、完善结构和逻辑,不断的和目标文章做对比,所以这些文章就是天然导师呀!那刻意练习是一种捷径吗?并不是,《刻意练习》最后指出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终于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没有捷径可图。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写在最后6岁就会弹奏多种乐器的莫扎特,瞬间记住几百个随机数字的王峰,14岁即成为世界象棋大师的索菲娅·波尔加,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人生所有美好的结果,都不会自然而然发生,人生所有优秀的成长,都是刻意努力的结果。愿时光不负有心人,愿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有所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