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国老师来看亚运会武术比赛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www.xxzywj.com/index.html

  新闻背景:9月24日上午,杭州亚运会武术项目比赛在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举行。在首日比赛中,运动员孙培原和童心分别获得男子长拳金牌和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金牌,展现了中国武术的魅力和实力。

不过,在首日比赛现场看台出现了另外一位“明星”——自创“马氏太极”和“闪电五连鞭”、英国混元太极拳协会创始人、自称“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的马保国。

马保国的武术肯定不是“武术”,这是全社会对此普遍的定论。因为他宣称自己独创的“闪电五连鞭”可以击败任何对手,但他先后与搏击选手、综合格斗选手、军人等真实对战,每次都被对方轻松击倒或者击昏。所以他的自诩的“武术家”的头衔也就不攻自破了。很多人认为他是在利用中国武术来骗钱骗人,这个确实是有很大嫌疑。毕竟教授别人一大堆花里胡哨又没有实战价值的所谓武术动作,又收取了钱财,这肯定会坐实骗人骗钱(但今天本文不讨论这个)。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在玷污中国武术的形象和名誉,这个问题确实可以探过一下。

首先,我们大多认为马保国的武术不是“武术”,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和很多不同武术流派的人切磋都输了吗?肯定不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任务一位习武之人都不可能保证每一场实战切磋都能百分之百地获胜。虽然说马保国的“获输”机率实在是太高了一些(百分之百),但我们也不排除那么一种可能:天下第十刚好碰上了天下第一至第九。所以打了九场比赛每场都败,看上去战绩惨不忍睹,但实际上天下第十的实力已经是第一流的水准了。因此,我们确实不能因为马保国老是输就说他的武术有假,至少在逻辑上不能百分百站住脚。我们完全是因为马保国的武术动作大过生活化而对他的“武术”真实性产生质疑的——那种毫无章法和套路的王八拳,怎么看怎么都很难和“武术”联系起来。

那么我们心目中的“武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毫无疑问,应该就是《天龙八部》乔锋的降龙十八掌,更是《笑傲江湖》里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或者是《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抛开内功这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这些被我们津津乐道并以此作为武术评价标准的所谓“武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客观存在:潇洒飘逸的招式动作,甚至于每个招式都会被冠以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正因为有了招式和对应的名称,每个招式动作都是可以被记住、重复和传授,而胡乱的王八拳根本就不俱备这个特性,这也让那么“招式性”武术看上去更俱备了理论性,当然也就更容易被认可了。而马保国的王八拳,当然不俱备这种理论性,自然不太可能被大众认同。

其次,招式和套路算不算武术?记得王宝强演过一部电影《一个人的武林》,他在里面演一位武痴“封于修”。他对武术的理解就是“武术就是杀人技”,所以他在找人比武时的理念就是“既比输赢,也决生死”。他对武术的理解虽然偏激,但这种偏激的评价可能更多是建立在我们对社会和谐的需求之上,如果所有比武都生死相博,整个社会何来安全感可言?只是他的这种理解要说完全没有道理,那也不尽然——尽管打打杀杀确实太过野蛮和血性。但我们确实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武术难道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套路表演?那不就是和杂技、体操没什么本质区别了吗。

世界上以双方博杀一决雌雄的运动技能还是不少的,很多已经正式列入体育比赛项目,譬如拳击、摔跤、跆拳道、柔道、空手道、泰拳、自由博击等等,为什么单单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华武术沦为了套路性表演项目?即使现在国内现在也有不少以“中华武术擂台赛”之类命名的对战比赛,但实际上对战双方使用的技术和技巧就是自由搏击,我们概念当中和影视作品中潇洒飘逸的武术动作大相径庭。这里其实完全可以有如下的推测:

第一,中华武术从来就是有两条传承线路,一条是明线,走如今的套路模式,招式花哨漂亮,只为观赏,实战效果不大;另一条走暗线,传的是杀人技,讲究实战伤人或杀人效果,招式简练,不求观赏效果。

第二,我们对中华武术的实战效果一直都是有一厢情愿的高估。而事实上它可能从来就是为观赏而演生出来的。那种杀人对敌的功夫肯定存在,但它可能一开始就不叫“武术”。

可能是我们对中华武术存在理解上的误区,或者我们受现代武侠影视作品、书籍的影响太深,我们更倾向于武术是一种实战搏杀技能,而非表演观赏形式。如果仅以表演为目的,马保国的“闪电五连鞭”和孙培原的长拳和童心的太极拳太极剑也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马保国的动作太难看了一点而已。而如果以实战而论,马保国的“武术”可能更符合武术的要义,至少他还敢于和不同流派的功夫人士实战,而长拳套路耍得再好,一旦实战,可能的结果还不如马保国呢。这里当然不是为马保国辩护,事实上他的武术观赏性不足,实战效果也差,无论如何是和我们概念当中的武术是不沾边的。本文只是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武术可能本来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吧。既要招式漂亮,又要招招致命可能只是我们的幻想罢了。要不然你去看一下“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在香港新花园泳池举行的吴式太极拳吴公仪和白鹤拳掌门陈克夫擂台比武”的录像吧,什么“右揽雀尾”,什么“白鹤亮翅”,不过是两个泼皮在大街上一顿王八拳胡乱互殴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