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武学大师面对面这样的公益讲座,下半年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杨静通讯员李文瑶—————————————————————昨天下午,由杭州图书馆和杭州巩式通臂拳非遗传承中心共同举办的“武意道心”武术名家公益讲堂系列活动在杭州图书馆正式开课。60余名慕“武术之名”而来的读者与巩式通臂拳非遗传承中心名誉会长陈顺安、巩式通臂拳非遗传承人毕瑞棠交流切磋,互动体验,感受传统武学精粹,领略传统武术雄风。“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陈顺安精炼的开场,一下子吸引了现场读者。作为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对生命、社会、自然不懈努力的有力反映,明清时期,就已有武林流派林立,还有丰富的器械套路。明代更是成了武术家们著书立说、形成体系的鼎盛时期。时至今日,武术已形成了防身、健身、养身和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中外体育、文化交流中展现着独特的魅力。“我们常说武术很深,因为它背后承载的是几百年的文化底蕴。”陈顺安老师边说边比划,深入浅出的说明拉近了读者的距离,不少人听得入神。光说不练假把式,系统解读后,毕瑞棠和巩门弟子一起为大家展示了快疾迅猛的巩式通臂拳。不少读者忍不住上台一试,亲身感受传统武学的博大精深。除了各年龄的武术爱好者,现场还来了不少感兴趣的家长和小伢儿,在提问环节,大家有备而来,纷纷向大师们求学。“在青少年的体育教育上,很多人会拿武术和跆拳道、空手道等比较,”陈顺安说道,“其实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时代在变,我们应学习他们的传播模式,把老底子的东西用与时俱进的方式传达出去,散发出新的光彩。”在接下去半年的时间中,每隔两个月,“武意道心”武术名家公益讲堂系列活动都将开课一次,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去听听看看,与名家现场互动。“武意道心”武术名家公益讲堂系列活动预告:从西方医学、中医精髓、中西方文化等多方面讲解的第二课“武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将拨开武学的神秘面纱;从强身健体到自卫修性,从功力技巧到竞技实用,第三课“武术既是竞技,更是健身的部分”将拉近传统文化与读者的距离;第四课“武术既重武功,更重武德”则将由表及里,揭秘武术对心性的改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0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