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也太不公平了吧,修改规则不公平,裁判评委不公平,新增赛事还是不公平,我这两天翻阅了历届的奥运会和世锦赛资料,带你看一看真相如何?
先说修改规则,这个乒乓球场地缩小了,有效活动范围会影响身材高大的选手的发挥,身材偏小的日本运动员没什么影响,而不让吹气,不让摸桌子,这一个细节又很微妙的让运动员感觉不自在,毕竟发球吹气,不定时摸摸桌子都属于顶尖运动员的仪式感,讲到这儿,如果你感到很气愤,那我只能说你太不了解中国乒乓球了。
国际上针对中国乒乓球修改规则,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18年改了九次规则,次次都是针对中国的,年38毫米的小球改为40毫米的大球,限制中国的快攻打法,01年要求发球不能遮挡,明显就是冲着喜欢旋转发球的中国,02年每局21分被改成了每局11分,大大增加了比赛的偶然性,诸如此类的针对性削弱的动作太多了,但是用不懂球的刘胖子的话说,没事,让他们改。
为什么默认他们修改啊?因为中国乒乓球实在是太强了,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了乒乓球的普及和发展,尤其是在奥运会上,一个项目必须得兼具观赏性和经济效益,只有更多国家,更多人参与一项运动,才能够被发扬光大,否则就只能面临被踢出或者减项的命运,所以乒乓球中国一家独大,不是什么好局面?事实上,现在很多国家在乒乓球上已经没有人了,这个就特别不利于乒乓球的发展,所以年开始,中国就有意识的开始对外国输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基础训练方法。甚至还提供点对点陪练服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养狼计划,主旨就是为了帮助外国乒乓球运动员提高水平,所以只要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都是中国人,这种独孤求败,生怕别人不跟我们打乒乓球的寂寞,你get到了吗?所以偶尔输一场比赛,丢一个金牌对动员个人来说,可能是遗憾,但对于中国的乒乓球大局来说,确实一养狼计划成功的标志啊,拔高格局这么一看,是不是觉得丢了个混双金牌也挺好的?
但是裁判员判罚也不公平啊,我们不能吹球,他们就可以吹,同样的动作,我们可以完美完成,金牌确是人家的,其实值得注意的是,奥运会大部分的裁判都不是日本人,所以其实这中间并没有什么阴谋论的偏向,裁判员会更加偏向于东道主一方,对他们的运动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每一届奥运会都有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方面在人家家里举办比赛,太过苛责主办方的运动员,现场观众首先就不答应啊,而且在情感上,场内场外大量的服务人员接待人员全部都是主办国的人,裁判员在情感上也一定会有偏向的,据统计,一个国家在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奖牌数量会平时多出10%到30%,这已经是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了,所以只要不是太过分的,太明显的偏台黑少,大家都还是能理解。
其实真正对奖牌数量影响最大,最放到明面上,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因素,项目的新增和调整,奥运会新增或者调整的项目是需要经过奥组委的严格审核的,但主办方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有很大的发言权,每一次的主办国都会增加一些有利于自己的项目,只是在尺度和分寸的把握上,还是能够看出一个国家的气度的,这次的东京奥运会上新增了滑板,冲浪,竞技攀岩,棒垒球和空手道这五个大项,几乎全部都是日本的强势运动项目,单单,空手道这个大项就分了七八个量级,每个量级都有一枚金牌,所以日本奖牌数突飞猛进是可以预见的,回头你看看08年的北京奥运会,新增了小轮车,女子三千米障碍,十公里游泳,男女乒乓球双打改成了男女团体比赛,强项没新增,新增的几乎都是咱们的弱项,对比两届奥运会大国气度其实高下立牌,但是你也该理解,对于当今日益强大的中国来讲,奥运会逐渐变成了一个重在参与,不假排出的活动,但如今的日本却非常需要奥运会金牌来振奋国民士气,看运动会的事儿,但本质还是经济民生挂钩哇,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不公平是肯定的,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不管哪个国家举办都一样。
但比赛结束了,事情过去了,就没有必要耿耿于怀了,我们的运动员都是自家人,他们参与了,努力了,发挥出实力了,那就是赢了,至于用回收垃圾做的,不能咬的金牌,却是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强者永远不会抱怨别人,针对自己因为被针对就是强者的宿命,他作任他作,我们只负责用绝对的实力打到他服气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