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不停歇致敬与病毒ldquo

本是春暖花开、踏青出游的季节,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春意笼上阴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保定市疾控工作者以生命赴使命、以大爱护众生,义无反顾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逆行的身影精心构筑起阻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倾尽全力默默守护着古城。

安国、博野相继出现新冠确诊病例以来,市疾控中心在市卫生健康委的安排部署下,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带领全市疫情防控流调队员陆续奔赴一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支援当地开展疫情流调溯源工作。

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张雁、健教科科长李向英曾参加过援石抗疫,学校卫生科副科长杨仲梅参加过多次应急流调任务,她们都是流调战线上的“老兵”,在接到通知时,顾不上回家,便踏上驰援的征途。和“老兵”一样,许多流调队员来不及回家,匆匆拿上单位准备好的防护物资便紧急奔赴疫情发生地。

应急队员们分工明确,密切协作,力求第一时间完成准确的流调报告,为防控疫情提供有力依据。在临时应急中心,一个个电脑屏幕不断闪烁,一份份流调报告在不断完善,键盘敲打音、打印音、接打电话的声响不绝于耳;一个个身影不停地整理信息、梳理资料,一封封协查函不断发出……

“我们需要尽可能细致地询问各种细节,例如外出乘坐的交通工具,购物途径等等,要精确了解、还原活动轨迹。”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祖文刚再三嘱咐队员们。

为了完成一个被流调人员的轨迹信息,要拨打的电话多达几十甚至上百通,虽然流调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积极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被流调人的情绪和态度、询问和查找困难等,很多时候,被流调人员不能完全记住自己的活动轨迹,这就需要借助监控录像,有时为了确认一个细节,需要反复查看被流调人员轨迹录像,确保流调信息无误。

连日来,昼夜不分、电话不断、步履不停,流调人员从纷繁的信息里理清病例的传播链、行动轨迹,仔细甄别密接者和次密接者,与病毒赛跑……

有时候,队员们需要直面病患,除了了解研究患者目前症状,还要与密切接触者及病毒所在区域接触,解释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疫区疫点接触史,排查密切接触者,找出潜在传染源,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市疾控中心应急队员魏鹏飞、张帆帆3月21日紧急受命,赶赴唐山支援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唐山疫情缓和后,两人又转战博野县支援,连续高强度的紧张工作,加之休息不好,魏鹏飞脸色越来越差,但仍然坚持和队友进行流调工作,带队领导和同事劝说多次后只能强制性把他送回保定休息。

市疾控中心应急队员张维患有肠道慢性病,去年住院做过手术,现在仍需每天服药,爱人在强制戒毒所工作,因工作特殊,近一个月需在单位执勤,不能回家。孩子只有三岁,只能由腰不好的奶奶照看,但在接到支援任务后二话不说随单位出发。

加班熬夜已成为流调队员的家常便饭,为了能够及早发现可疑病例,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蔓延,他们忘记饥饿与劳累,不分白天和黑夜,无时无刻牢记疾控人的使命,展现疾控人的担当。

来源:唐尧新媒体

主办:保定市文明办

运营:唐尧新媒体服务中心

投稿:wenmingbaodin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