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输出影响,日本动漫中的中国元素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m.39.net/disease/a_6105611.html

中国文化渊源流传,早已传播至世界各地。日本作为曾经中国的“死忠粉”,是能学走多少就学走多少,丝毫不掩饰。今天咱们来盘点一下日本动漫中,总是提及的中国文化。

第一条中国功夫的代表人物

日本的空手道曾经大量借鉴少林拳法,日本的动漫则是借鉴中国的武术人物。七龙珠里,那个可爱又有实力的老爷爷龟仙人,鸟山明就是以成龙大哥为原型进行的创作的。甚至第一次天下武道会,龟仙人用的化名就是“成龙”。

当然,不只是这一处,在火影忍者中,小李的造型完全就是李小龙。擅长体术,对体术有着无限的热情,对体术有些超凡的理解。这就是李小龙先生对于功夫的理解,对功夫的坚持。当然,龙哥在日本动漫中的频率很高,只是列举一二而已。

第二条饮食文化

说起饮食文化来,动漫人物可是不少。首先说七龙珠——饺子。鸟山明用中国传统美食给这个萌萌可爱的小子做名字。

说到饺子,就不能不提到他“大哥”天津饭。声明一下,走遍天津,也绝对找不到一种叫“天津饭”的美食。这是一种流行于日二本的中国菜,有点像中国的“锅塌里脊盖饭”。

当然,最能体现饮食文化的当属“中华小当家”。孩童时观看特别喜欢看这部动画,但是打死都没想到,中华小当家居然是日本人创作的。另外多说一句,中华小当家中的配乐有一首非常好听的配乐叫“万里长城”,满满的中华文化有没有?现在可以理解孩童时代为什么坚定的认为这是一部国产动漫。

第三条中国道教文化

作为中国道家文化的衍生品、原生的宗教道教自然也“逃不过”日本人的追逐。

火影忍者中两个忍者打斗,上来就一顿结印,“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然后神奇的忍术就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殊不知,这手印的方法源于中国道教方法,出自《抱朴子》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同样的还有“开、休、生、伤、杜、景、惊、死”奇门遁甲。无论是诸葛亮的八卦阵,还是刘伯温助朱元璋夺取天下,都少不了奇门遁甲的身影。日本也照搬过去了,尤其是《火影》中的凯老师,上来去开个死门,差点踢出大结局,也为这项文化增添不少色彩。

封印术同样是中国道教文化,可是身边的小伙伴一直都认为是日本文化。封印术的概念诸多宗教中都有提及,日本文化中的封印术则是借鉴了中国文化。“封印妖怪饿鬼,以道术狱,令妖邪不能出”是对封印术的描述,这项有唐朝时期遣唐使带回日本的文化成就了今天动漫。火影中的“尸鬼封印”、“地爆天星”等等,龙珠中的“魔封波”诠释的淋漓尽致。

第四条中国名著

如果问哪部中国的名著对日本的影响力最大,毫无疑问就是《三国》,你想不到日本跟三国题材挂钩的产业有多少。几个版本的《三国志》,几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更迭不休,乐此不疲。他们将“魏蜀吴”三国中每个人物都刻画了深刻的性格,每个人都有极为亮点的高光时刻。当然这还不包括出版的《三国》题材的游戏,相信很多男孩都玩过“三国志”,他们把三国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出了《三国》,你以为《西游记》能“逃脱”出日本人的“魔爪”。首先是《七龙珠》的男主角的名字,大声告诉我他叫什么?“孙悟空”!就的兵器是“如意棒”,他还有“筋斗云”,就差七十二变和西天取经了。当然,《火影忍者》也不甘落后,四尾也叫作“孙悟空”,不过这个孙悟空无论是从能力还是形象,都比咱们的“悟空”差多了。《铁臂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虫先生也有一篇可能在中国不算很出名的漫画,漫画名字叫《新我的孙悟空》,可见“猴哥”日本人的眼里也是超级英雄。

第四条中国的装扮

在日本文化中,经常会出现穿着旗袍、扎着丸子头的中国女孩形象。比如悟空的老婆琪琪,比如火影忍者中的暴躁小萝莉“天天”,无处不充斥着中国的文化。

当然,男性角色也有。龙珠中可爱的饺子,就是穿着清装扎着清朝小辫的可爱小子。而饺子的师叔桃白白则是一番清朝装扮的杀手,看形象有点像西方想象的人物“傅满洲”,有点阴森恐怖的感觉。

总之,日本借鉴的中国文化太多太多,并且将这些文化发扬过大。这些文化在我国现在逐渐崛起,多想有一天在国外看到中国的动漫,用着中国的题材宣扬着中国的文化,可别是“我弃之如敝履,尔视之若珍宝”这般景象。

您怎么看待日本借鉴中国的文化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