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武术?
“武术属于世界”的口号没错儿。武术是国粹,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武术岂能不属于世界。
作为炎黄子孙,谁不希望本民族的文化被世界人民承认接受。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还远未达到理想的高度。譬如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韵味无穷的中国画,却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武术的境遇又如何呢?
容观而坦率地说,我们已经推出的武术,在世界上的地位不高。而更有价值的东西,尚未被外国人兖分理解和清楚地认识到,不是靠喊“武术屬于世界”就能解决问题的。且不说欧美,即便是华人众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跆拳道、空手道的市场也比武术大得多。至于一说“KUNG-FU(功夫)”,洋鬼子就腿脚发软之类,那是把技击神化了的“功夫片”的功劳,武术界岂可以此沾沾自喜。
海外归来的朋友谈到这么一件事:我们的套路武英岀访,接待者明白咱不能真打,怕有不识趣的人偏要“交流交流”,于是请了能打的朋友暗地里做保…尽管舞台上潇洒的表演也赢得雷鸣般的掌声,但人们并不是用武术的真正标准来评判,而是在欣赏中国式的“与空气搏斗”的优美体操罢了。
如果我们认定这种发展到峰巅的艺术套路,就是中国武术的最高形式和代表,那么它在当今“走向世界”的成绩,完全可以值得国人听骄傲了。然而,我们骄傲不起来。
反观国内,由于只重视套路的尖端发展和散打的“洋为中用”,真正代表中国功夫的民间武术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若谓余不信,就请到民间访访。若问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武术,则可明确地回答,中国人需要的也就是世界詈要的。
每当媒体上披露出一位民间武家的功夫和事迹,要求拜师学艺的信件便雪片似地飞来;每当一位身怀真功的武术家出访,通过武道、医道乃至文道的交流,便会震动当地武坛。有时虽孤身域外,语言不通,却处处受欢迎,绝不至像某些“名人”竟混到“打工”的地步;日本人不可谓不精明,但他们宁可认干爹,也要在中国民间讨教“练养用”合一的真东西;再看看日本出版的大型季刊《武术》,几乎篇篇是地道的中国传统武术,其中许多功力深厚的民间武家名不见经传,在国内都鲜为人知……我们不该不知道世人需要什么了吧。
此刻,我倒为不少中国人已成了武术的“老外”,而感到悲凉和无奈!
谁都明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强调走向世界而忽视民族传统和群众基础,是急功近利、得不偿失的。况且,武术在本土的发育尚虛亏,怎能有武魂威扬、喷薄而出的实力呢?
多年前我们也搞了挖掘整理,据说成果累累,但效益始终不显,传统武术亦未是弘扬。试想,挖出个商鼎再埋起来,这又有什么意义。
中国武术是门大学问,它不求流行、好看,鄙视张扬卖弄,它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民族风袼,所以它的出路也只能在淳厚的民族传统中寻找,大可不必借腹怀胎。当我们意识到“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武术”,也就不必再说什么“武术属于世界”的套话,只管踏踏实实去做便足够了。
本想在新年伊始,为朋友们献轻松的卷首语,却不料写得竟这般沉重。
(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