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个大项930个小项产生876枚金牌

五运会:展开青岛体育崭新画卷

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圆满落幕32个大项个小项比赛产生枚金牌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32个大项个小项比拼、名“07后”体坛小将参加,历时半年的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10月24日在天泰体育场圆满落幕。这四年一届的青岛最大规模体坛盛会,既是推动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展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果的窗口,也是促进体育强市建设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青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先后入选首批“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获评“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全民健身渐成城市风尚、竞技体育人才辈出,张娟娟、张继科、于颂、陈梦等一大批高水平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摘金夺银、为国争光,让青岛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版图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第五届市运会的举办,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岛体育人秉持“办人民满意体育”的理念,对标打造全国体育知名城市和全国体育中心城市的愿景,通过这样一场青春激扬的盛会,徐徐展开一幅青岛体育的崭新画卷。

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现场。

世界冠军从市运会起步

体育早已融入青岛“城市基因”。奥运城市、帆船之都、田径之乡、足球之城,一个个自带光环的称谓,显示的是这座城市深厚的体育底蕴,勾勒出这座城市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青春模样。

或许你不曾跨越太平洋站上北美大地,但一定跟随科比·布莱恩特的故事,听说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或许你无缘横穿半个地球领略潘帕斯草原的诗与远方,但你一定知道阿根廷的“民族骄傲”利昂内尔·梅西;相比于米兰“时尚之都”的盛名,AC米兰和国际米兰“德比恩怨”是更多普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体育的作用远不止于强身健体、释放激情,在推介城市、提升知名度方面,同样也是无可替代的“金牌代言人”。

推迟一年进行的东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为“黑暗隧道尽头的光”。在全球仍被新冠肺炎疫情阴影所笼罩的情况下,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团结在“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旗帜下,用体育传递爱与希望。这束“人类之光”青岛没有缺席,11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项目的角逐,名将陈梦夺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和团体两枚金牌,卜廷凯、殷梦蝶等人在各自参与的项目中实现了中国体育的新突破。同样是在年进行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青岛共有名运动员参加26个大项、个小项的比赛,取得了15金18银15铜的优异战绩,参赛人数和比赛成绩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青岛市体育局因其在东京奥运会和陕西全运会中的杰出贡献,被省委、省政府记集体一等功。

在国际国内赛场上不负众望,青岛体育健儿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战绩,无愧于青岛这座城市。而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曾是青岛市运动会的参赛选手,正如东京奥运选手、十四运射击冠军于海成在五运会开幕式发言中所说,正是在市运会上的出色表现,才让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大批优秀选手从此走上省运会、全运会赛场,一步一步实现了运动生涯目标。

自年起每四年举办一届的青岛市运动会,是检阅全市体育运动水平的传统体育盛会。在青岛体育骄人战绩的鼓舞下,来自十个区市的名小运动员奋勇争先、努力拼搏,在第五届市运会这个体育梦想的“起点”上挑战自我,他们之中未来也许将涌现出更多“小陈梦”、“小张娟娟”,推动青岛业余体育训练和“体教融合”迈上新的台阶。

市运会同样也是展示各区市体育成果的重要平台。经过多日激烈比拼,各区市代表团团结协作、奋勇争先,城阳区、市北区和即墨区荣获竞技强市示范区(市)奖,西海岸新区等6个区市荣获优秀赛区奖,市南区等10个区市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32个大项比赛“史上最忙”

“小学的时候曾经上过棒球课,小伙伴们反响都不错,而且这是一个团队运动,像游戏一样,大家一起战斗的感觉真的很美妙,所以我们都喜欢上了棒球这项运动。”初次走上市运会赛场,崂山棒球队的张子浚略有些紧张,但更多是参与其中的喜悦。在他看来,棒球这种“冷门”项目能够登入市运会的“大雅之堂”,已经是个意外之喜。

棒球比赛现场。

同样收获这份意外之喜的,还有短道速滑、空手道、沙滩足球、三人制篮球、沙滩排球、攀岩、冲浪、滑板、高尔夫等其他九个新增项目的参赛选手们。市体育局竞训处负责人徐泽说:“五运会总共新增的十个项目主要目的是与省运会、全运会看齐,从中选拔合适的后备人才。当然,其中更多是一些与时尚体育相关的项目,像冲浪、攀岩、沙滩排球等,这也暗合了我们大力发展时尚体育、助力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的初衷。”

沙滩足球比赛。

据了解,五运会共设32个大项个小项的比赛,产生了枚金牌。除了上述十个新增项目外,基本保留了四运会的所有竞赛项目,其中包括田径、射箭、帆船(板)、乒乓球、游泳等我市的传统优势项目。“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均创下了市运会的历史新高。”五运会组委会竞赛部负责人米扬说道。

如此庞大的比赛规模,对主办方的办赛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市体育局坚持“早部署、早筹划”,统筹力量、协同推动,确保五运会筹办工作有序推进。早在年10月,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就已开始启动,先后下发了《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规程总则》、《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运动员资格审查办法》等七项具有指导性的赛事规范性文件,结合各项目的单项竞赛规程、补充通知、比赛秩序册等资料,全面指导市五运会参赛与办赛工作。自5月15日五运会首项比赛足球在白沙湾足球基地打响,32个大项比赛有条不紊地陆续展开,其中14个大项分别由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承办,不仅大大减轻了组委会办赛压力,也为各区市在锻炼竞赛组织队伍、展示区域风貌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女子80米栏比赛。

青岛体育人迎难而上

参与人数多、时间跨度大,反反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五运会能否成功举办的最大考验。

作为新冠疫情发生后首次举办的全市性综合运动会,五运会充分借鉴了-CBA联赛复赛、全国游泳冠军赛和CBA全明星周末等全国大型赛事办赛经验,按照疫情防控最高标准、最新要求,精心组织、周密计划,同时成立了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编制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围绕参赛人员防疫、场馆防疫、酒店防疫、交通防疫、工作人员防疫以及医疗安保工作六个方面,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应对措施,统筹保障所有参赛运动员和各类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尽管受到疫情出现反复的影响,五运会曾在八月按下“暂停键”,但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筑牢筑稳疫情防线的前提下,所有比赛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任何闪失,“史上最忙”的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场内场外均大获成功。

办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市运会的品牌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五运会组委会在3月面向全国开展了会徽、口号征集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应征会徽90幅、口号余条。最终,由深圳参赛者设计的由汉字“五”、“五月的风”地标、扬帆、奔跑等元素组成的会徽,被确定为五运会会徽,主题口号则采用了本地作者的“激情五运风,体育强市梦”。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美誉度、影响力逐届提升的青岛市运动会,也成为商家眼中的“香饽饽”,赛事搭建的平台被越来越多独具慧眼的企业家看作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力的绝佳平台。充分利用市体育资源及IP交易平台,五运会组委会与青岛英派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弘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青岛青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仁怀万客千熙酒业有限公司、济南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合作签约,共募集资金和物资超万元。市体育局副局长姜文慎表示:“这既体现了青岛体育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也树立了‘企体联姻、实现双赢’的典范。”

让更多孩子爱上体育运动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在“双减”政策逐步落地的大背景下,五运会淡化锦标主义,让体育回归服务于更多普通青少年的本源,帮助更多孩子爱上体育,从小养成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男子跳远比赛。

少年强则国强。为充分发挥体育社会功能作用,五运会坚持“开放办体育”的理念,扩大参赛运动员报名范围,首次增设适龄外籍或港澳台具有青岛学籍的运动员参赛资格,推动青岛竞技体育与国际接轨,更好彰显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形象。据统计,最终有名运动员通过审查具备五运会的参赛资格,较四运会增加了人。这一方面体现了青岛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也是四年来青岛体育蓬勃发展、体育人口不断扩大的一个缩影。

在项目设置上,五运会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点,围绕教会、勤练、常赛,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青少年运动会模式,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1至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让广大儿童青少年“跑起来”,在运动中锻炼身体、锤炼意志、享受乐趣、全面发展,五运会将项目比赛作为贯彻“让孩子们跑起来”的主要抓手,构建家庭、学校、社区联动的活动体系搭建更多平台和载体,推动儿童青少年积极参与健身活动。

夯实塔基,构建塔尖。在青少年中普及体育运动之外,五运会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第26届省运会组建备战队伍。市体育局派出的由资深教练和选聘专家学者组成的“选材组”兵分多路深入赛场“寻宝”,通过比赛挖掘出的一大批很有潜力的希望之星,被纳入青岛体育的“人才储备库”,成为“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选材组”的反馈结果来看,乒乓球、田径、射箭、足球等传统优势项目,依然是青岛体育的“拳头”,例如11岁的五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姜依依,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少儿乒乓球锦标赛中又收获金牌,已经入选中国国少队的她正沿着陈梦昔日走过的道路继续前进。

“坚持奥运争光、亚运建功、全运领先、省运龙头的奋斗目标,优化竞技项目结构与布局,完善竞技体育孵化体系,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打好体教融合攻坚战,增强竞技体育选培能力,畅通人才输送渠道,提高高水平后备人才输送数量和质量,提升对国家和省竞技体育贡献率。到年,新增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10个,在省队和国家队专业运动员人数不低于人。”被写入《青岛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青岛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清晰地指明了青岛竞技体育的前行方向——在建设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和国家体育中心城市的道路上,青岛的竞技体育始终是重要担当。

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强则国家强。第五届青岛市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全面展示了四运会以来全市竞技体育发展状况和全民健身工程取得的突出成果,更体现了全市人民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青岛市体育局局长车景华说:“要以此次成功举办市运会为契机,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凝聚起全社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正能量,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再创佳绩、再创辉煌,让青岛这座青春之城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努力为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张羽/文王雷/图)

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比赛成绩

优秀赛区奖:

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

“竞技体育团体总分奖”前六名:

第一名:城阳区

第二名:市北区

第三名:即墨区

第四名:市南区

第五名:胶州市

第六名:西海岸新区

“竞技体育贡献奖”前六名:

第一名:城阳区

第二名:市北区

第三名:即墨区

第四名:市南区

第五名:胶州市

第六名:平度市

“人才质量金牌总分奖”前六名:

第一名:城阳区

第二名:市北区

第三名:即墨区、胶州市

第五名:平度市

第六名:市南区

“比赛总分奖”前六名:

第一名:市北区

第二名:城阳区

第三名:即墨区

第四名:市南区

第五名:西海岸新区

第六名:崂山区

“比赛金牌奖”前六名:

第一名:市北区

第二名:城阳区

第三名:市南区

第四名:即墨区

第五名:崂山区

第六名:西海岸新区

竞技强市示范区(市)奖:

城阳区、市北区、即墨区。

体育道德风尚奖:

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