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常见发力模式
我们已经知道,力量是由腿脚部透过躯体、腰部,抵达臂部,最后传至拳上,也即前人所说的“节节贯穿,达于背,行于四梢”。总的来说,发力形式,从身体部位来讲有整体发力与局部发力,从位置特点来讲有定位发力与无定位发力,从精神特点讲有合意发力与本能发力,从发力方向来讲有正面发力与侧面发力,等等。但是,我们必须强调指出,世界上一切拳术,都是运动的科学,理论再怎么发达也代替不了实际的操作与练习。下面我们简要用图例直观介绍几种常见发力模式,谨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迪。
图片(一)整体发力模式(图2、3)
图示(二)拳腿发力模式(图4~11)
图示图示图示图示图示二、世界几种武道拳术发力威力测试
我们经常在电视与银幕上看到功夫高手令人匪夷所思的拳脚功夫:一拳一脚击倒来犯强敌,令人无法看清的出招速度,击碎酒瓶与木块易如反掌的破坏力,等等。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美国科学家用仪器与科学如何验证这些功夫的。
(一)拳法杀伤力测试
首先接受检验的是拳法。研究人员使用的装置是三号混合拟人试验装置,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试车假人。它可精确模拟人体,并测量人体承受的伤害。假人中的感应器可以测量每一拳的力量和杀伤力。
测试结果显示,李小龙的寸拳劲道为磅(相当于.6公斤),空手道的直拳劲道为磅(相当于.1公斤),跆拳道的劲道为磅(相当于公斤),等等。在一阵出拳与计算之后,研究人员看到了最终的赢家,那就是传统的老式拳击:将近磅(相当于.6公斤)的力道。
在实战中,对手吃了一记千磅重拳后,颅骨的震荡很快就停止了,但漂浮在脑脊髓液中的脑部则持续移动,脑部撞上后脑勺导致后脑受伤,再猛然回弹,撞上前方的颅骨,导致前脑受伤。神经传导物质大量释出,从而导致神经短路,医学上称之为脑震荡,武学上称之为“击倒”。
(二)腿法力量发力测试
研究显示,空手道高手侧踢假人胸部时的力道为多磅,几乎比出拳的力道多了25%。跆拳道的后旋踢,力道超过磅(相当于公斤),足以摧筋断骨。但这些都算不上踢技中的王道。
这项殊荣属于号称“五百年天下无敌手”的泰拳。梅尔克·美诺是泰拳冠军,他选择的武器不是脚而是膝盖,他把假人的头往下拉到适当的角度,从这里用膝盖撞它的胸部。实际上这一招就是泰拳中的杀招“箍颈膝撞”。假人胸骨里的感应器测量了那记膝击的力道及压迫程度,结果连科学家都啧啧称奇,它的力道相当于车子在时速56公里行驶中的撞击力道。
实验结果充分证实了武林传说,高手的确可以只出一脚就能够撂倒对手。泰拳的招式也许没有电影里那么花哨,但威力确实惊人。
(三)功夫高手的惊人速度
高手过招,胜负只在须臾之间,手脚稍慢就会枉送性命。动物学家发现蛇发动攻击时,速度是每秒钟8到10英尺(相当于2.4米到3米)。蛇族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发展出快若闪电的速度,功夫高手能快过它们吗?
有一种仪器可以揭晓谜底:加速度计可以测量速度(比子弹还快的物体的加速度)。世界上有一种武术因其速度快而享誉了年,它就是中国功夫。它被认为是所有武术的鼻祖。加速度计将会测量功夫高手的极速,再与蛇的速度进行比较。黄亚立师傅是泛美传统武术大赛的金牌得主,经研究者测试,黄亚立的一拳速度,超过每秒40英尺,相当于将近每小时44公里,是蛇的出击速度的4倍。
最后,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也许从现在大数据的理论角度来看,上述实验结论还需要更多的不同拳种与不同人群的数据来支撑。但是,就仅仅从上面的实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发力确实是世界一切武道拳术威力释放的源泉。(马中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