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哲学注意你的思想,她决定了你是

北京皮炎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北京皮炎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自我实现乃人生大事。我个人的建议是,与其塑造自我形象,不如塑造自我。我希望人们能向内求索,真诚地表达自我。——李小龙。

01李小龙

李小龙,一代功夫巨星,武术哲学家,截拳道创始人。他赤手空拳在好莱坞打出一片天地,征服了全球亿万影迷,让“功夫”一词首次被写入英文词典。

李小龙的成功并非偶然,哲学科班出身的他拥有独特的人生哲学,一套综合了东西方理念的思想,宣扬知识的效用和对自我的完全掌握。李小龙的原名,叫做李振藩,于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一岁时便随父母回到香港,在那里度过童年。

年仅十六岁的他,就拜于咏春宗师叶问门下,学习了包括洪拳、太极拳、少林拳等拳术。年,他参演了自己演绎生涯的唯一一场文戏《雷雨》。直到年,李小龙才因为学术,前往美国学习戏剧、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在美国期间,参演了《青蜂侠》等影视作品。

真正让他名声大气的是70年代的几部香港电影,其中包括《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等。然而,天妒英才,年这位年轻的武打明星便早早离开人世,为世人留下的,只有他矫健的身影,和各式经典的电影作品。

李小龙改变了世界——武术界、亚美两地的电影界、不计其数的弟子和粉丝的个人世界都因他的才华而面止一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他的思想感兴趣,称他是当代的哲学家和梦想家。

02李小龙与他的生活哲学

人们在他的言谈中发掘出治疗时代病症的灵丹妙药,将他视作自律、力量和智慧的典范。李小龙的哲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进步的世界,一个脱离苦海的世界,一个摆脱无知、迷信和腐朽的觉悟世界。

用李小龙自己的话说,即一个充满“爱、和睦与兄弟情谊”的世界。

《生活的哲学》一书正是要献给那些自由的灵魂,他们选择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而活,拒不遵从对生活和生活方式指手画脚的条条框框。

本书涵盖8大章节、72个主题、条格言,谨献给失望于陈词滥调和教条主义的真理追求者。翻开本书,你会发现李小龙并没为你备好一堆草率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方法,让你走你自己的路。

若你正处于痛苦、沮丧或焦虑之中,书中的真知灼见会给予你力量,安抚你忐忑的心灵。

本书收录的“哲思”均出自李小龙与记者、朋友和同事之间的谈话、采访与通信。其中部分内容李小龙早已自行打印齐整,没准是觉得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场,而另一部分他仅草草记下,以免过后遗忘。

此外,还有些许内容是他读书时批在空白处的笔记。每当他细细研读某位作家或哲学家的思想时,总会灵光闪现,注下自己的“哲思”

03与哲学的缘分

李小龙19岁入读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主修戏剧。在华大的三年中,他选修了几门哲学课,读了柏拉图、大卫·休谟、笛卡尔、康德的书。

他喜欢在公开场合声称自己在大学是“读哲学的”,而且他对哲学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他说:自己之所以选择读哲学,与他童年时的好勇斗狠很有关联。他常常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胜利了又怎么样?为什么人们把胜利看得这么重要?什么才是荣誉?什么样的战胜才是光荣的?

看到李小龙这么爱发问,他的大学导师就建议他选择哲学专业,导师说:“哲学会告诉你为了什么才活着。”

04哲学与武术

李小龙的生命中有两个事物无法割舍,一个是他挚爱的武术,一个就是哲学,他把他对哲学的看法和认知很好地融进了武术中。严格意义上讲,李小龙虽然不能算是哲学家或哲学大师。

不过,他对东西方哲学都很了解,他的人生哲学的确影响了很多人,部分粉丝是把他当做一位哲学家兼武术家来追随的。中国人的哲学认知中,最高真理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比如“道”这个哲学概念,它不需要去努力证实,作出假设,分离自我。

人与自然、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整体,在“道”面前,人是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人。我们能从中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而李小龙正是把这种中国古代的“道”哲学很好地融入到自己的武学当中,创造出了世界著名的“截拳道”。

05对武术的执着

李小龙对武术异常执着,可以说把一生都献给了武术。由于这份执着,他的拳速达到了无人超越地步。一次,他和洪金宝比试,洪刚起脚,李小龙的脚已经到洪的脸上。

拍《龙争虎斗》时,李小龙有一个飞踢动作,一开始机器按正常速度拍摄,可出来效果非常模糊,导演不得不调慢胶片转速来适应李小龙的速度。空手道高手肯·克劳逊说,李小龙的动作快得他连眼睛都没来得及眨一下,他几乎都不敢相信那一切都是真的。

06结尾

生活是各类关系的绵延,请摆脱孤立和定式的桎梏,亲身体悟当下。记住,我无意得到你的认同,也无意左右你的意志。

因而,切勿固守非此即彼的成见。我更乐意看到,从今往后,凡事你皆能自行求索。

李小龙在书中与你交流的内容,要靠你自行琢磨,其意义几何,尽取于你。

作者简介:我是桃夭夭呀,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感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