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妇人责骂著名的技击运动员鲍勃·瑟曼:“你为什么如此狠毒地朝这位年青人的头上踢?”
瑟曼说:“如果我不这样对待他,他便会这样对待我。”
这一回答似乎是这项单人对打运动最公平的解释。所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职业技击运动开始重视脚上的功夫,技击运动也更加引人注目。
技击是一种空手道和拳击运动的结合术。空手道来源于日本。(编者注:美国人曾习惯将东方武术统称为空手道)使人惊叹的是它的脚功,结合传统的空手散打形成一整套武打技术。
技击运动开始吸引更多的拳击手们。他们认为:使用技击可以找到在拳击场上得不到的成功机会。可想而知,他们显然不是拳击好手,所以改换门庭,正是简单易学的技击吸引了他们。
回顾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的武坛处在混乱之中,除了一些权威组织以外,技击运动被四分五裂,形成无数派别,并均以我为中心,声称只有自己一派才有资格参加真正的世界锦标赛。直到一九七四年,加里弗尼亚人顿·奎因和朱迪·奎因夫妇,才把技击运动从纷乱的武界中予以整理,引上正规统一。
奎因夫妇答应帮助一位好友筹备一次技击比赛——一九七四年九月洛杉矶体育场周末技击大赛。
此次比赛被认为是第一届职业技击锦标赛,它吸引了无数热情的观众,电视台还播放了比赛实况。通过比赛,人们加深了对技击运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奎因夫妇决定建立一个技击组织,这便是现在的美国职业技击运动协会。
这个组织的首项任务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比赛规则,要求运动员必须连续击出三拳后,才能踢出一脚。
每一回合的时间为两分钟,每一回合之间休息一分钟,全场比赛必须打满五到十二回合(在夺冠赛中打十二回合)。规则还要求,每一回合不得超过八记重踢;允许脚踢部位在腰部以上;不许厮扭成团;一方被击倒后,裁判员数八个点数仍不起,则宣告失败;不许膝磕、手抓、头顶对手等。
由于这些规则的限制,很明显,不会出现严重的赛场不幸。美国职业技击运动协会诞生以来,基本没有出现过死亡和致残现象。
在美国,技击运动员大部分是黑人,每一个运动员都要经过多方面的严格训练。因而,总体上他们的体质要超过拳击运动员。再者,比赛时不准有报复行为,意即在对方运动员处于蹲势的情况下,不得进行突然的踢袭。类似这样的一些限制,大大减少了赛时的受伤率。
随着越来越多的合格运动员出现,美国职业技击运动会已成为受权举办技击比赛的庞大组织。仅在一九八二年,就在世界一百个城市举办了一百九十六场次的比赛,其中三十二场次在全世界进行了电视播放。技击运动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任卫群编译)
编者按:如今,技击比赛形式呈现多样化,残酷性和伤亡率都在增加,人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