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枪李书文有多能打一生秒杀多人,日本人叫

文/格子道历史清末民初,在中华大地上活跃着一大批武术高手。他们闯荡江湖、打抱不平的同时,也涉足军政等领域,为普及中华武术、振兴中华民族自信贡献了属于他们的一位力量。无论是与谭嗣同兄弟相称、支持维新变法的大刀王五;还是创立精武门、号召国人习武的霍元甲;他们都坚信武术强国的信条。而说起那个时代的武术大师,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起,他就是被誉为“钢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的武术大师李书文了。幼年学武,习拳练枪李书文出生在河北沧州,当地是有名的武术之乡,许多武学宗师都是沧州人。据民国时期的《沧县志》记载:李书文长得“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骨骼清奇的李书文很快引起了当地武术家们的注意,李书文首拜八极拳第四世传人张景星为师,学习八极拳三年。后来,以卓越武功得到朝廷封赏六品顶戴的黄士海,又收他为徒,传授李书文独门枪法。在名师的教导与督促之下,李书文习拳练枪达到了痴狂的程度。李书文家附近的枣树、槐树粗若碗口,大多被他在练拳脚的时候震死,被动成为他的练功桩。而李书文赖以成名的枪法更是出神入化,枪头闪电般划出直径一米多的圆圈,其势磅礴大气;扎枪时,恰似流星赶月,鬼恐神惊。李书文的枪法速度快,力道猛,且精准度极高,真可以说达到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界。代师赴京,一战成名年,袁世凯在天津南郊小站练兵。为了提高兵员素质,袁世凯用重金聘请中国武术高手、日本空手道高手和德国军事教官到军中效力,李书文的师傅黄士海也受到了邀请。黄士海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就吩咐自己的徒弟李书文前往效力。李书文貌不惊人、身材干瘦,当他扛着一杆大枪来到北洋军中时,袁世凯和西洋教官都误认为他只是大枪黄士海的仆人或家童。当李书文当问明情况后,众人哈哈大笑,教官伊藤太郎更是蔑视地对李书文说:“大大的东亚病夫。”盛怒之下,李书文使出枪法,大枪一抖,将伊藤太郎手中的刀崩飞,再顺势一枪“泥鳅翻花”,刺穿了伊藤的咽喉,又大枪一挑,将死尸甩出演武大厅外。在场的两名日本教官不忿,上前挑战,也一一被李书文挑死。看到李书文出神入化的枪法,日本人惊叹他是“钢拳无二打”,而袁世凯则连呼李书文的枪法是“神枪”。由此,李书文的名气开始传播。钢拳打擂,辞去封赏年,俄国拳王马洛托夫来华,在北京设下擂台,口出狂言,公然侮辱我中华儿女,激起人们的极大愤慨。李书文奉师命到京与马洛托夫交手。马洛托夫见上台打擂的李书文瘦小枯干,对着李书文蔑视地吐了一口唾沫。李书文怒发丹田,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出一拳,马洛托夫的肋骨就打断,踉踉跄跄地摔出了擂台,再次让人们见识到了李书文“钢拳无二打”的实力。听闻此事后,宣统帝想封李书文为五品顶戴、近侍卫队武术总教习,让他为国效力。李书文以需要奉养年迈的师傅为由,拒绝了朝廷的封赏。走南闯北,收徒无数民国成立后,李书文的师傅先后辞世,由此开始了他走南闯北、教授武艺的旅程。年,奉系军阀许兰洲的儿子许家福拜入李书文门下,李书文因此与奉系军阀有了牵连。后来,张作霖聘请李书文为奉军三军武术总教师,负责传授武艺,增强奉军的战斗力。李书文答应后,尽心尽力为张作霖效力,又先后收录霍殿阁、刘云樵等人为弟子,扩大门派的影响力。李书文一生在外闯荡四十多年,将自己浸淫已久的拳法、枪法传给有缘人,一生中收过的徒弟不计其数。年,李书文突发脑溢血暴卒于天津,享年71岁。小结在动荡不安的清末民初时期,李书文等武学宗师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武术的生命力与不可忽视的能量。他们用一生精力弘扬武术、抵御外侮,向世人展现出他们惊人的实力与赤诚的爱国之心,令人动容。参考资料:《李书文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