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是中国诸多拳种的总称,可是在海外,又有许多人把“武术”称之为“功夫”“国术”“Martialart”等。
那么“武术”是何时成为官方名词的?
武术年春,“武术”(Wushu)这个名词,第一次记载到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执行局会议的记事簿上。这次会议决定接纳武术作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接下来,这年秋,在汉城奥运会期间,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通过了执行局的决议。自此,“武术”这个运动项目的名称,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式用语。
武术进入亚运会和“武术”一词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式用语,这是合乎历史发展逻辑的顺理成章之事。当武术以其多采的风姿、诱人的魅力走向世界时,就以“武术”作为统一名称被国际武术组织所使用了。年,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在中国古都西安成立时,它的章程草案中所用的名称就是武术,译成各种文字都直用中文音译(Wushu),不用意译名称。这是为区别于国际上其他武技项目,以体现武术运动的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当时,与会的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一致同意这个名称,把它载入国际武术运动的史册。
亚运会上的武术项目在国际武联筹委会成立后,欧洲国家的代表即酝酿建立欧洲武术联盟。他们也一致表示要把原来拟议的“功夫”联盟名称改为“武术”联盟。果然,这年11月,在巴黎正式成立了以“武术”定名的欧洲武术联盟。此后陆续成立的亚洲、南美洲、非洲武术联合会也都以武术命名,国际武联筹委和各洲武术联合会所举办的比赛也统用武术之名。年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OCA)决定把武术列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武术”一词已经成为亚洲奥林匹克运动的法定用语了。
亚运会上的武术散打项目“武术”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翻开中国文化史,各种形式的武术源流,几千年来,其用词名目繁多,就其要者也有五十来个,如详细列出还会更多。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七世纪,即中国的夏商周时期,曾有拳勇、手搏、角力的名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年至年,技击、相搏、手战、武艺、角抵等名出现。此后,又有几十种名称相继使用,其中“武艺”一名用得最多,是秦代以后几乎各个历史时期的共用名称。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武帝的长子、文学家萧统(公元-年)所《昭明太子文选》。《文选》中有“假闭武术,阐扬文令”之句,意为停止武战,发扬文治。
“武术”和“国术”
后来,武术一词演化为强身自卫的专门用语。但在历代通用的还是“武艺”。进入民国后武术之词又兴,年正式定名为“中国武术”,简称“国术”。至今在我国台湾及一些国家和地区,有的武术组织仍有沿用“国术”之称。按说,“国术”作为“中国武术”的简称,本无不妥,尤其对中国人来说还是很恰当的。但对外国人,称为国术则费解释了。
年燕大女学生的刀术表演我想,在武术已经成为国际体坛上一个竞技和健身项目的今天,使用统一的名称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人珍视祖先的武术文化遗产,把它当作国术、国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是,当武术走向世界,进入奥林匹克运动的赛圈时,就不能圃于一国范围。应当说,它既是中国武术,又是属于世界武术,所以,总称为武术比较恰当。
“武术”和“功夫”
“功夫”一词是近二十多年来流行于世界的一个武术代名。这个名词在欧美以至其他各洲几乎成为风靡全球的一个具有威慑力量的名词。一提“功夫”,一些为非作歹的人都要怕上几分。
本来“功夫”一词在二百年前,就被到中国传教的法国传教士把当时中国道家的行气之功叫作“功夫”传到欧洲了。但是,它并未普及于欧洲,直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驰名世界的武术家、中国人李小龙“功夫片”的放映才传播开来,深入人心。
李小龙的影片曾一度让全世界兴起“功夫”热
“功夫”是中国两广一带对武术的通俗叫法,但在中国历史上,并未作为武术的正式称呼而通用。
“功夫”,就字面解释,是有工力、素养、本事之意。中国古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激励人们不论从事哪种行当和工作,只要肯下苦功,总是会有所成就的。自然,习武也不例外。习武者要学到功夫,就要苦练基本功,把功底打好,把功法、功力练好。但“功夫”一词,未曾成为武术通用的正式名称。
“Martialart”和“Wushu”
在国际上还有一个表达武术的通用名词(Martialart)。不少译者把武术译为Martialart,这是常用的中英文对应译法,但是并不准确。武术准确的译法应采取音译Wushu。
Martialart是泛指的武术、武艺,这包括多元的武技,诸如柔道、空手道、跆拳道、合气道、泰国拳以及欧洲的古代武技等,当然也可包含中国武术。
“Martialart”是泛指的武技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译编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Martialart”条目,译成中文“武艺”,释曰:“主要起源于远东的各种打斗技艺,如中国武术以及柔道、空手道和剑道。”
后记
武术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形成发展与推广的,它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更替而易名。今天,武术的风采已展示于世界,武术(Wushu)这个名词理应成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国际特色的专用名词加以宣扬。特别是在当今和未来时代,体育运动变成国际社会的共同语言,体育用词和术语更需要规范化和统一化。就以“体育”的统一名称来说,在世界和中国都曾有过“体操”和“体育”两个名词并存、相互混用的长过程。直到二十世纪初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统一称为“体育”。
风靡世界的中华武术武术,在中国是个古老的运动,但在世界还是个年轻项目。因此在武术登上国际舞台之初,就应把名词术语规范化、统一化,以适应武术国际化的需要。
我衷心祝愿伴随“武术”一词的广泛使用,让武术的技术和理论在广度和深度上,为各国人民的健康养生和修身养性更好地服务。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后期:湘西一剪梅
责编:出河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