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网友百科词条里解决自己的精神内耗

前段时间有个令人膛目结舌的新闻,一位中国网友瞎编维基百科上俄罗斯历史,创造余词条,国内外引用过这些虚空文献的论文达上百篇,最后过了十年才被人们发现。

在这个新闻里我发现一个时间细节,就是这位网友决定开始创造俄罗斯历史的年。

年还是属于所谓互联网2.0的时代,彼时以直播、短视频这些以个人为焦点的互联网3.0平台还在享受婴儿般的睡眠,论坛博客以及维基等以社区为核心的应用,是互联网上戏台风格的主流。分享精神在互联网正在成为末代礼仪,此后再过几年,它将会被展示自我代替。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考虑人物时代背景,这位创造俄罗斯历史的网友在她决定干这事的年代并不稀奇,甚至可以说相比她的同志大为良心。

毕竟她没有在维基上宣称自己是叶卡捷琳娜大帝的闺蜜,与此同时,她的同僚已经顺利穿越到北周登基。

其实今天国内外的百科已经相对严谨,即是比较垂直的领域,经过无数轮修正已经较难发现问题。

但如果你翻看当年的中文百科词条,你会瞬间感到精神不再内耗。

比如宦官是可以长胡子的。

一个分饰多领域神医,四代人只治腰突,肠胃,眼疾这一种病的把戏。

其实早在千年前就已被古人吃干抹净。

最离谱的是一位网友撰写的国漫历史词条。

在他的历史观里,国漫源自《本草纲目》,因为里面有植物插图。

国漫的经典作品是《夏桀》,抱歉我甚至就差给省图书馆打电话咨询也没找到这是本什么书。

夏桀是夏朝末代君主。

推测这位网友是看到了下面这个夏桀的石拓片,看起来像漫画的画风,加之时间足够久远,所以认为可以作为国漫根源。

或许因为国内内容各领域都不乏专家研究者,素人网友想要在其中有所建树难度偏大。

所以拓展国外内容才是当年网友真正工作重心。

譬如有人发现了腓特烈大帝当年以优势进攻奥军最终却付出巨大代价的真正原因。

那便是奥地利守军装备了坦克。因此腓特烈大帝虽在数量上占优势,但质量上相比对手不可不说是别如云泥。

同时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领袖博希蒙德一世与宿敌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几十年旷世之争,双方却均未经受本质性失败也有了原因。

事实上这对鸣人佐助般的哥俩原来是同一个人。

这种两头下注的方式,保证了东罗马帝国即便后来被西方摧残殆尽,但本质上实际是皇族左手倒右手的一场游戏。

而梵蒂冈作为世界最小国家,在历史上某个短暂且不为人知的时段,也曾一度笑傲过欧洲大地。

由于我对欧洲历史一无所知,看到这幅图后还特意向一个喜欢历史的哥们求证。

他告诉我确有此事,同时告诉我那段时期,历史上一般将之称为欧陆风云。

早年百科词条虽为热心网友用爱制造,但依靠精炼与便捷优势,在知识圈里其实同样备受青睐。

13年就曾有一档历史类电视节目引用了百科词条中的内容。

年轻一代历史爱好者里,有不少是从游戏入坑。

虽然理智告诉尤里先生大概的确最初出现在即时战略游戏红警2中,是游戏杜撰的角色。

但作为红警粉,看到这些还是有点喜闻乐见的。

就像作为攒机爱好者,我也同样希望英伟达显卡真的达到了战术核显卡级别。

话说都能一发消灭一个航母战斗群了。

那拿我电脑里那块祖传的ti还不直接叫板耶稣。

野蛮生长的十几年间,关于网友与百科词条最经典的事件还属李小龙事件。

年的时候,曾有个李小龙狂热粉丝,将李小龙中文百科进行范马刃牙式修改。

直到今天,我听到关于李小龙的一些传闻,比如阿里登门拜访,全美空手道大赛击败罗礼士,救人于电锯下后来收其为徒,一发寸拳将两百斤壮汉打出六米远等等都是由这位网友当年杜撰。

其中一些段子和战术核显卡一样被广电引用,影响深远。

该网友当年在网上和人对线时的自述

此事件导致当时广大网友对李小龙粉丝群体产生不满,舆论出现对立群体,李小龙贴吧被爆。

最后李小龙的粉丝们忍无可忍,聚集体之力,终将百科错误内容恢复,积极辟谣,挽回了李小龙先生与粉丝们的名声。

随着时代演进,许多百科上不严谨的地方也同李小龙百科一样,在经过无数网友反复沉淀后越来越有可靠的模样。

那些百科上的历史尘埃也绝非毫无价值,至少它让我发笑,从而又少了不少精神内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