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主演电影《功守道》,结结实实过了一把当演员的瘾。
凭借马云爸爸的影响力,以及众多重量级动作巨星的加盟,影片于11月12日在优酷上线,一天过后点击量就破亿了。
其实,《功守道》只是一部仅有22分钟的微电影,或者叫视频短片。但讲真,这部短片看得实在上令人尴尬。
就是马云爸爸花钱找一帮功夫巨星,陪自己玩过家家的小把戏。
除主演马云外,其他人都是实打实的真功夫,但面对马云这种武术外行时,还要装着被马爸爸打到趴下,也真够难为他们的。
在《功守道》中,马云向观众展示了什么叫做尬演,果然不是什么人都能演戏的。
剧情非常简单,马云某日拜访华山派,在华山派的大门口,马云先意淫了一番,将自己想像成一位武功盖世的高人,逐一打败了众多武林高手,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获得了武林至尊秘笈。
而当他回到现实中,睁开眼,才发现自己所到之处并非华山派,而是华山派出所,并被几位大盖帽赶了出来。原来,“出所”两个字之前被树叶挡住了,他没有看到。
影片结尾,音乐骤响,王菲空灵般的嗓音穿透屏幕,紧接着传来马云粗砺如尘的歌声,说白一点就是不加修饰的土。片尾曲歌名叫《风清扬》,由王菲和马云合唱。
看来,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什么愿望都能够实现,和王菲合唱简直就是追星的最高境界了。
马云为何要演电影、唱主题曲?真的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明星梦吗?
当然不是,马云实则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准确来说,是马云和李连杰一起在下这盘棋,棋局名曰“功守道”!
11月15日,一项新兴的体育竞技赛事“功守道”揭幕战在北京打响,这时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电影《功守道》只是个序幕,推广太极才是目的。
功守道,其实由太极演变而来,一攻一守,一推一防,正是太极功夫的精髓。
电影《功守道》只不过是为“功守道”造势,由此引出“功守道”这个庞大的命题。
李连杰和马云,都是太极功夫的推崇者,一个是曾饰演过太极张三丰,并多次在电影中耍过太极的功夫巨星,一个是热爱太极,将太极融入自己生命中的商人。
两人一拍即合,成了功守道的创始人,将太极功夫包装成具有竞技元素的功守道。
其实,马云和李连杰在推广中国太极方面很早就有共识,早在年两人便共同注资万人民币,合伙成立了太极禅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太极文化思想进行市场化、企业化运作。
李连杰是太极禅公司董事长兼CEO,但马云是定调子的那个人。
年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太极禅苑,一个以太极为主题,融合有会议服务、餐饮的主题馆。
马云给李连杰布置了一个任务:前三年不要管赚钱的事,七年内想清楚如何推广太极。
李连杰想了六年,终于在期限将至的时候想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功守道。
为了让整个功守道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开来,马云和李连杰用最快速度连放三枪:第一枪是要让大家知道功守道来了;第二枪是要通过电影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功守道;第三枪是宣布功守道比赛正式落地的消息。
不出所料,电影《功守道》将功守道的概念迅速推向了顶点,而随着功守道赛事的落地,以太极功夫为核心的“功守道”一瞬间成为了热词。
那么,功守道是如何进行对战的呢?
功守道比赛在一个高1.5米、直径3米的圆形擂台上进行,擂台没有围栏,周围是一圈30度的斜坡。比赛为双人对抗,双方要用规则之内的动作将对手摔倒或推下擂台,计分取胜。规则要求,功守道中可以使用的动作只有太极里的“掤捋挤按”和“採挒肘靠”,不能用手抓住或击打对方。
在揭幕战中,10名功守道运动员进行5场正式较量,每场三个回合决出胜负。在一番来回推手过后,画风开始骤变,比赛的两个人在高台上抱摔和推搡,并且频繁地以各种姿势摔下擂台,沿着斜坡翻滚。
外界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比赛完全失掉了太极的传统,变得不伦不类;有人则表示,为了将太极推向全世界,做一些竞技的改良是有必要的。
创始人李连杰明确表示,将太极功夫包装成功守道,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进入奥运会。
李连杰说,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奥运会有几百个项目,却没有一个源于中国,这很遗憾。
中国武术曾经尝试过进入奥运会,但由于种类过于庞杂,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最终无缘奥运会,只是在北京奥运会上作为表演项目出现过。而与中国武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韩国跆拳道和日本柔道,都已经在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甚至在年东京奥运会还会增加日本空手道,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中国武术之复杂,就连中国武术界也很难对武术有个精准定义,光是拳术,中国至少就有多种,再加上18种兵器,就连专家都很难把中国武术说全,更别提将这些东西翻译成英文向全球推广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武术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太丰富反而成为推广和普及的桎梏,要向全世界推广第一步就是切分。李连杰最终从太极里面找到了最简单的部分,形成功守道这样一个产品,用产业化的方式去运营和推广。
经过团队的研究和设计,功守道的比赛规则最终确定,在简化规则的同时增加了对抗性和观赏性。
规则简单,兼具对抗性和观赏性,是功守道最终能否进入奥运的关键。
对于何时入奥,马云和李连杰给出了两个时间点,一是功守道将在年冲击奥运会,另一个是在年,李连杰甚至将设想发在微博上:“年8月,第35届奥运会在上海举办,中国队拿下“功守道”项目12块金牌中的11块!”
“不成功也没关系,我会一直为此而努力。而且我做了这件事情,会为后面的人积累经验,让他们少走弯路。”李连杰表示。
在冲奥之前,功守道还将打造大学生联赛、俱乐部联赛等多种形式,最终将其发展为年轻人感兴趣的比赛。
整个过程中,功守道作为产品,覆盖了电影、体育、音乐多维度,最终将成为一个文化IP,太极在这个过程中,也完成了最好的推广,逐渐走上竞赛的专业道路。
“功守道这样的IP,还可以继续拍电影、继续做游戏及文化推广。现在是大娱乐时代,体育文化很难分开。通过各方面能够先普及开,再不断提升专业度。电影的推广、文化推广能起到很大的火车头作用。”李连杰说。
在电影《功守道》中,李连杰扮演一位扫地僧,在推广太极和功守道过程中他也像扫地僧一样,扫清障碍,为后人铺路。
马云爸爸则是闯关者,他就像是功守道本身,不断地向更高的舞台发起冲击,最终打败对手,排除万难,抵达理想中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