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北京冬奥会,首都体育馆承担着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项赛事,拥有“最美的冰”和“最快的冰”。虽然场馆的一切都和“冰”相关,但是“火”的问题不容小觑。冬奥场馆如何防火?记者从北京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进入首都体育馆“闭环”后的消防安保团队紧盯电力设备系统,做了大量细到不能再细的工作。每天工作15小时,确保隐患问题不过夜今年35岁的范华杰现任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科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作为“闭环”内的消防安保团队的一员,他和队友自1月23日就开始进入“闭环”,实行封闭管理,白天场馆、晚上旅馆,每天重复着“一点式”的工作状态。“我们入驻后,需要对接31个领域,每个领域或多或少都会涉及消防方面问题,加之竞赛馆训练场次、比赛场次日程安排紧张,工作强度较大。”范华杰说,为了圆满完成消防安保任务,团队凌晨5时进馆、晚上24时离馆成了家常便饭,每天工作时长平均在15小时左右。范华杰介绍,在赛时及重点时间节点不间断开展巡查,在非赛时及夜间合理安排检查,保证每两个小时检查一次,这是闭环内消防安保团队的工作要求。通过疏密有致的巡查安排,团队人员迅速掌握了闭环内消防重点部位管理、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应急处置、网格化管理调度等情况。消防团队每天都要进行风险研判,梳理隐患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领域单位,确保隐患问题不过夜。冬奥消防安保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冬奥场馆如何防火呢?范华杰总结道,必须学会抽丝剥茧抓住重心,即“重点隐患、纵横交互、网格管理、移动眼睛”。紧盯电力设备系统,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