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完结篇》上映之前,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一连四部打打下来,从日本军人到英国拳手,再到美国空手道,武术动作带来的视觉奇观似乎露出疲态,很多人质疑香港功夫片已经穷途末路。
但现实却是,《叶问4:完结篇》上映21天后,累计票房达9.68亿元,突破十亿元票房大关只是时间问题,该片也成为了整个系列最卖座的一部。
毫无疑问,《叶问4》成为了新年之际的爆款电影。但它之所以能成为系列最佳,其实并非在于其动作设计,亦或“挥出民族一拳”,打“外国人”带来的胜利快感,而是影片挥之不去的死亡阴云,营造出最为浪漫主义的英雄迟暮之感。
电影中的角色总是在逃避死亡,现实中的观众亦将死亡看作终结。其实,悲剧的核心、升华主题或者净化灵魂的最佳驱动力,就来自死亡。死亡是推进叙事,塑造人物弧光转折的最佳伏笔,也赋予了人物更深层次的性格特征。
导演叶伟信在整个系列收官之时,终于在影片中加入了他较为私人的作者化表达,在《爆裂刑警》和《朱丽叶与梁山伯》中挥之不去的死亡气息弥漫在叶问周围,观众看到英雄迟暮,难免会泪盈于睫,心里一阵地动山摇,影片与观众的强烈共鸣正来自于此。
年,叶问在日本道场撂下一句振聋发聩的狠话,“我要打十个!”
随后他用2.0倍的速度出拳,几分钟内放倒一圈又一圈日本士兵。
《叶问》带来的震撼程度,无异于给全球影迷功夫片影迷浇上一头久违的热血,影迷感叹功夫片“回来了”,而国外影迷们从此都知道中国有一门厉害的功夫——咏春。
年,《叶问4:完结篇》登录大银幕,这次叶师傅没有了“一个打十个”的蛮横,随着年数见长,妻子离世,饱尝风霜的他多了几分忧郁,眼神飘忽,锐气尽失,心事重重。
影片一开始就宣告了叶师傅“死刑”,癌症,而且已经扩散。自知时日无多的他首先想到的是安排儿子的未来。出于对儿子幼年失母的愧疚,他的过分关心,让儿子叛逆难驯。
叶问在生命的黄昏时期,祈求外国的月亮能更圆,未知的异国他乡可以给他儿子的未来提供更多可能性。所以他远赴美国,踏上了为儿子求学的漫漫道路。
准确的说,叶问的最后一个敌人并非影片中,吴樾饰演的中华总会会长,亦或美国军队中的空手道军官,而是他自己,以及正在准备将他带走的死神。远在美国的徒弟李小龙邀请他去美国观看比赛,他一口回绝,说他“没有时间了”。
这句话“一语双关”。现实中,他时间紧迫,太多事情等着他安排;精神上他其实早已遗弃了咏春,功夫大师也躲不过死神的召唤,在生命和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俗话说“拳怕少壮”,衰老是对英雄最大的精神折磨。为了一张求学介绍信,叶师傅被迫与太极拳会长交手,还在学校修理了外国学生,意外介入到军方与中华总会的武术争霸纠葛中。
叶师傅不再像从前一样力挽狂澜,一战比一战吃力,第一场与会长的交手就砸坏了家具,两人第二次交手时更是大动干戈,仿佛如拆迁队入场一般。这与《叶问1》中,害怕砸烂一只花瓶的优雅叶师傅判若两人。
优雅是因为技高一筹,无暇顾及太多说明渐渐吃力。到了与两位空手道军人交手时,叶师傅轻微摇晃的身躯,微微颤抖的双手,都显示出他在尽力强撑。
死亡带来的病症在一刻令人心悸,大丈夫马革裹尸,死得其所。而叶师傅承担着中华武术和咏春的荣誉,他必须拖着被癌细胞不断吞噬的残躯战斗到最后。
到了最后一场争斗时,叶师傅罕见的采用了“关节”击打,踢下体,戳眼睛,锁喉扭骨,这些不太光彩的“致命”招式,虽然事半功倍,但却有违叶师傅的武学修养。
结果是胜利,但过程太惨烈。以往影片结束后,观众都为叶师傅的逆转乾坤而兴奋不已。但《叶问4:完结篇》的结局是,他回到家乡,一改严父本色,亲自教儿子习武,并且把咏春的招式用摄影机记录了下来。
他对未来失去信心,只能靠科技手段延长自己的存在,为咏春续命。这是影片最为悲情的一点,因为不光叶师傅离开了,而且功夫似乎也后继无人。幸好,李小龙站了出来,但他不是要延续“咏春正宗”,而是要将更多的武术技巧融入到咏春中,提高其实战能力和灵活性,让武术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具有实用性。
叶问一直强调的“沟通”和“走出去”,终于在其徒弟李小龙身上得到了实现。所以,叶师傅的“死”,换来了功夫的“生”。作为系列最后一部,完成了“承前”,更为重要的就是“启后”。而李小龙对于武术的延续和发展也让叶问、以及他所代表的咏春得以重获新生。
由此来看,死亡不再是终结,而是永恒的开始。《叶问4:完结篇》表面是一部港式功夫片,但叶伟信夹带的私货,让其含有了更多可供解读的内涵,包括两组相互对照的父子情,叶问与儿子,还有会长与女儿。
他们分别是中式父子,以及移民父女之间的代际冲突与文化冲突的表征。他们凸显了传承的困境,也描绘了融合沟通的可能性与必须性。
影片中有一幕堪称神来之笔。叶问与会长在大厅一较高下,两人交战正酣,结果突发地震,站立于桌上两侧的大师不得不赶紧躲于桌底。这时,叶师傅被烟雾呛到咳嗽,而会长只关心女儿的安慰。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他们立刻从功夫大师变为病人和父亲。看似战无不胜的两人,其实在很多意料之外的外力作用都不过是到处受到牵制的凡人而已。
凡人之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叶问4:完结篇》的目的就是要让叶问的“死”具有价值,让他在死亡之下获得永生。作为系列最后一部,影片完成了完美的收官。影片中,对太极拳如魔术般地展现,致敬李小龙《猛龙过江》的巷战,都算是不小的惊喜。
尽管叶师傅一路打到了美国,但赢得如此艰难的大决战也并未给人扬眉吐气之感,反而带来一丝惆怅。胜利之后的叶问,脸上的表情没有喜悦,而总是茫然和哀伤,仿佛在问“这一切真的有意义吗”,这种对自身力量和战斗本身的怀疑和不信任,让一头热血的观众获得了思考的空间,这种反思让影片不再是一部简单的功夫片,而具有了窥视当下社会的责任感。
相比于小众的严肃艺术,《叶问4:完结篇》更像是一部“好看”的通俗文化,通俗文化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和文化,严肃艺术固然了不起,但能够用通俗易懂的、有趣好看的方式,把世上的知识,道理展示给世人,是“开启民智”的重要文化手段,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境界。
这正是内地电影所稀缺的,也是面向公众的知识分子导演们需要承载的责任。《叶问4》虽然是完结篇,但它开启了内地功夫片的全新道路,为功夫片的类型融合,以及功夫片需要承载的社会意义,打开了全新的道路。
叶问之后,也许正是功夫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