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邦聊聊武林中有趣的那些事!今天早上应网友之邀聊了聊这个话题,这我不止一次从武术的角度出发探讨传武与搏击的话题,张安邦始终持的观点就是:太极拳如果按照自,由搏击的规则,跟搏击手去抗衡,最终的终极就是太极拳变成了自由搏击。今天我还聊了这个话题,看看初创时期的K-1、UFC,当时各门各派、各具特色,没过多少年,都成了“一个门派”,规则决定技术,太极拳在内的中国传统武术也是,到了谁的台子上,最终就变成了谁,这里所说的台子,就是擂台,就是每个赛事的规则,也就是取悦观众的终极需要。
上图:张安邦同孙氏太极拳掌门孙永田老师在一起
功守道其实是一次传统武术的伟大尝试,看惯现代搏击或者了解现代徒手搏击发展历程规律的圈里人可能嗤之以鼻,甚至不屑一顾,但是大家想想:民间很多人的幻想,在这里得到了实现。张安邦可以大胆预测一下,因为疫情的关系,功守道赛事暂停了很久了,离全球发布大概有一年多半了。当时是太极推手的规则为基础,现在采用的是类MMA的分指手套,有点极真空手道加推手的感觉,不准打头,但是推手跟摔有同质化技术,第一届赛事也没有围绳,是不是像极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散打试点的感觉。张安邦为什么说功守道是伟大的尝试,从仅仅太极推手到去掉打头的散打,马云、李连杰用了很短的时间,大概两三年,当然也离不开昆仑决专业赛事团队的承办助力。随着规则逐步开放,如果这个赛事还能继续的话,一旦放开打头,就是现代散打了,因为推手的很多技巧类似散打的快摔,但是拳套的区别,有不完全等同散打摔法,也为传统武术的擒拿提供了无限可能,这样下去,有可能最终的方向不是自由搏击踢拳规则,有可能类MMA规则,其实将UFC的历程重走一遭,对马云来说,儿时的梦想玩法在现实中重现一把,是非常任性的,他加上李连杰,还有昆仑决的团队,他是有资格人任性的,我们每个武术人都有自己倾向的玩法,但是能付诸实践的又有谁?马云无疑是成功的,当之无愧的武林盟主,风清扬仅仅是隐退,马云才是大隐隐于市,风风光光的隐退,快哉、快哉!
张安邦同陈氏太极王战海在一起作为太极拳原生门派出身的拳手很多,早期成名的王战军、王战海兄弟,后来就是王战军的弟子韩飞龙独领风骚,成为峨眉传奇赛事的台柱子,可以说陈家拳还是得益于强大的资源后盾支持。我跟王家兄弟俩在不同场合见面多次,但是没有机会探讨太极拳和搏击的事,有机会,一定聊聊,张安邦自己就一直致力于截拳道做民用防卫和擂台搏击两个领域的尝试,其实就是不甘心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行,上擂台谁也打不过,但是不甘心,就这么简单,把人家玩过的,重新走一遭,浪费时间、资源,但是心里爽啊!
张安邦同原中国武术协会李杰主席在一起关于太极拳或传统武术,张安邦有太多的话想说,又不敢全说,也不敢说全了,截拳道今天又何尝不是传统武术的一份子?门派式收徒维系代替了技术发展迭代,更多时候我们找的是维系精神家园的那个点,至于这个点是现代拳还是传统拳,不重要,重要的是服务现在的我就够了。还有一句大实话,四两拨千斤,首先您有千斤力,才能使者四两的技巧。再说句张安邦的大实话,想不花钱,首先您得有钱!我自己个就是个例子,窝在家里反而处处要用钱,后来日子好了,全国各地走走,武林朋友以及徒弟徒孙们管饭的、管住的,用钱的地方反而少了!
张安邦同李小龙亲传弟子巴斯帝罗师父在南京原本截拳道馆教拳后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