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告诉我,离开这里应该走哪条路?”
“这要看你想上哪儿去。”猫说。
“去哪里,我不大在乎。”爱丽丝说。
“那你走哪条路都没关系。”猫说。
“只要能走到某个地方。”爱丽丝又补充说了一句。
“哦,那行,”猫说,“只要你走得够远。”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奇遇记》
三个周的网课学习,同学们虽然已经熟悉了这个节奏,可架不住学习氛围不够,诱惑又太多,要想在居家学习期间不掉队、稳步前进,抑或是弯道超车,就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居家学习,太考验自制力了,自控不足就调度他控,目的就是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在三周的网课中,各班各显身手,有许多小方法,小妙招,现总结借鉴。
1——沉浸式早读
进入钉钉在线课堂陆续签到,开摄像头,老师布置好早读任务,同学们大声诵读。全员开麦、自由朗读,琅琅的读书声通过大大小小的屏幕传递出来。这样的沉浸式早读让学生更有仪式感,劲头更足了,还能让同学们振奋精神,开启一天的学习。
2——小组积分制
从一早签到,到每节的课堂教学,值日组长会真记录课堂的表现,反馈给班主任。对于扣分最多的同学,班主任会联系家长,跟进情况,对孩子做好针对性的指导。有了小组内的合作无间和小组之间的比学赶帮超,同学们又找回了在教室里学习的感觉。
3——“手边管理法”营造环境
“手边管理法”,就是把你的居家学习区域划分成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三个区域依次远离你的手边。高危区是指坐着就能触手可及之处,只存放当前学习任务必要的一些用品,如文具和该科练习册、课本等资料;中危区是需要站起来或者挪动自己的位置才能“够”到的区域,存放一些当前不太需要但可能会用到的物品,如纸巾和其他科目的资料;低危区则是离你最远的区域,需要走比较长的距离才可到达之处,如客厅、隔壁房间,用来存放诱惑力大的物品,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手边管理法的本质是提高你屈服诱惑的成本。也可以粘贴自己的学习目标或一些鼓舞自己的口号等;执行一些仪式程序,以消除懒散的暗示,如每天按照上课的时间调配好起床、洗漱,脱掉睡衣换上正式服装甚至是穿上校服;复制一份学校作息时间表,按照学校上下课时间管理模式来设定自己居家学习的闹钟,模拟在校学习环境。
4——任务引领
任务驱动是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要设置好限时管理,多了一份紧迫感和牵引感,能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设置清单管理,给自己设计当天要达到的程度。每天学习开始之前,先梳理当天的学习任务,把每一项学习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子任务,晚上临睡前查看任务清单完成情况。
5——科学用脑
现代科学发现,身心脑是一体的,学习的发生,是身体、心理和大脑同时运作的结果。在家学习时,我们每学习1小时左右,可进行适量适时的运动,增加身体的感知:一方面可以预防近视、保护视力,另一方面,可以放松身体。当身体处于较好状态时,学习起来会效率提升,事半功倍。
6——个性课后辅导
牵牛要牵牛鼻子。设计有利于同学们巩固基础、拓展提升的课后练习,利用钉钉布置、收取、批阅。同学们上传自己的练习照片,老师们在第一时间向同学们反馈。部分疑难问题不便于书写,通过视频聊天实现。
7——加强家校共育
为解家长后顾之忧,确保学生线上学习有序高效,班主任们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保持联系,反馈孩子学习状态,共建育人共同体,保障线上教学的有效开展。
8——腿要勤眼要到
走进房间,看看有没有在听课,听课的状态是不是良好,有没有做课堂笔记。翻开作业本看一看,看看书写的数量,初步了解完成的质量,你无须是专业的人才,但你只要打开他们的作业,翻开他们的书籍,基本上能了解八九不离十。
9——最好全家人同时做一件事
一天你应该有一个高质量跟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父母跟孩子一起做,这事儿的成功机率会大大升高。
10——从集体契约入手
家庭公约、班级管理公约、活动小组活动公约等,都应该是在家长或老师引导下由孩子们参与共创的。创建过程中,和孩子协商好,让孩子约法三章,家长和老师起到监督用。
李宗盛在《和自己赛跑的人》中唱过:
在那时候我们身边都有一卡车的难题/不知道成功的意义就在超越自己/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为了更好的未来拼命努力/争取一种意义非凡的胜利/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为了更好的明天拼命努力/前方没有终点/奋斗永不停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