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11月11日,光棍节。就在众人为光棍之名相互调侃、大发段子时,一家名为“创武馆”的空手道馆在香港铜锣湾轩尼诗道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馆主乃日本著名动作明星仓田保昭。除狄龙、梁小龙、陈惠敏、谭道良、罗莽等一众昔日叱咤香港动作影坛的大佬出席祝贺外,刚刚凭借《打擂台》荣获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的邵音音、著名女星苗可秀以及导演李力持也前来助阵,再加上袁和平以及演艺人协会赠送的应景儿花篮、牌匾,俨然一幅“武林大会”的架势。
既为大会,必有演武。已过耳顺之年的仓田保昭,穿起道袍,束起腰巾,于“创武馆”牌匾前,向众人一展空手道“型”之魅力,威风凛凛,气势逼人。所谓年纪影响,似乎在他身上是个例外。那架势与四十年前他在《恶客》中的演示比起来不遑多让。
对于仓田保昭这个名字,功夫片影迷想必不会陌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港产动作片繁荣与辉煌的年代。这其中除了有香港本土动作演员的不懈努力外,还有诸多外籍武术家(譬如黄正利、王英锡、宾尼·尤奎德兹、理查德·诺顿、罗芙洛、卡萨伐、谭道良、迈克尔·伍兹、约翰·萨尔维蒂、池汉载、查克·罗礼士、罗伯特·沃尔)来港助拳献艺。这些人虽没香港武师翻转腾挪的跟头训练基础,但多是搏击出身,功底深厚,动作凌厉,也正是这份过人的身手让他们逐渐在群星璀璨的港片中划出了一道独特的光彩。这些人中,坚持时间最长、贡献片数最多的当属来自日本的仓田保昭。
创·少年武士初长成
年3月20日,仓田保昭出生在日本东京附近的茨城县。父亲是一名资深的肯波空手道习练者,受父亲影响,仓田保昭八岁开始练习空手道,升至高中,遵父命改练柔道。后来在大学期间,又开始学习合气道。其现在所属流派的段位分别是空手道系东流七段、柔道三段、合气道二段、玄气道八段。仓田保昭日后接受采访时称,在其青春时期,所做的便是武术。那已成为他生活的基础,也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乃至后来他能去香港,并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也与此直接相关。
在日本大学(NihonUniversity)主修艺术时,最初他选择了导演课程。但对他而言,枯燥的导演课实在是太难了,以致他常常在课上睡着。为了避免光阴虚度,他立即更换了学习的方向,由导演转向表演。虽然,即便是表演专业毕业,也很难在真实的世界里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员,但无疑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于他日后在影坛的发展起了很大帮助。
大学毕业后,他开始寻找一些工作机会,在一些武士类型的日本影片中演一些小角色。恰巧年,邵氏兄弟公司的老板邵逸夫到日本去寻找既能打又能演且身价不高的新人。仓田保昭顺利通过了在东京帝国饭店内举行的试镜,尽管有朋友告诫他这有可能是个骗子,因为在其朋友眼里香港没有电影,他会被倒卖给一个马戏团。但他认为这好过继续呆在日本过那种令人窒息的生活。于是,他到了香港,成了香港动作电影中第一位日籍演员,开始了他的打拼。
武·以武留影名香江
虽然仓田保昭迄今为止已入行四十周年,拍片达百部,主角、配角、正面、反面也塑造过不少角色,但客串作品居多,重复形象居多。下面是仓田保昭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几部作品:
《恶客》年
导演:张彻
主演:姜大卫/狄龙/井莉/仓田保昭
外籍演员在港片中,多是出演反面角色,仓田保昭初来也是如此。
年上映的这部《恶客》是他到香港拍摄的第一部戏,张彻导演(片中客串大反派),姜大卫、狄龙主演。戏中的恶客指的便是以仓田保昭为首的日本黑帮打手。虽是第一次在香港拍戏,但戏份不少。从武戏来看,要比姜大卫在动作上面扎实得多,一板一眼,没啥含糊,很卖力气。至于那不多的几场文戏,表现得也可圈可点。大学时期的表演课以及两年多来在日本的拍片经历让他的这部港片处女作看起来不那么生涩。
不过,仓田保昭却对这部片有着另外一番感受:“我第一个角色就是在这部名为《恶客》的电影中扮演一个坏蛋,观众对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坏蛋。当这个日本人被击败后,整个电影院都沸腾了。观众在为那些胜利者而欢呼,这让我对这次的表演从心里开始有些排斥。尽管这对日本人来说是真实存在的。可我却在那里琢磨,’什么?我失败了,大家干杯?!’可转念一想,我只是演员罢了,我是在表演,没有什么是我不能做的。所以,我在一系列的电影中去继续扮演坏蛋。”
这部戏之后,仓田保昭又与狄龙、姜大卫等人合演了《四骑士》,进一步提高了他在香港动作电影圈子中的知名度。
关于仓田保昭的功夫,身为对手兼好友的狄龙在回答香港记者就二人有无真正切磋的问题时说:“拍戏有交流过,不过他比较吃亏一点,因为他做下把反派,如果我做下把,我会吃不消。”
有真功夫在身,加之努力勤奋,懂得为人与做人,仓田保昭自然能够在香港打出一片天。回看其打拼的四十年,你会发现他几乎与不同阶段的各大功夫影星都有过合作,凡是你能想到的当过主角的演员,基本上都能找到与之对打的画面。(下图为仓田保昭04年出版的著作,讲述了其与香港动作影星的往来逸事)。
《中华丈夫》年
导演:刘家良
主演:刘家辉/仓田保昭/水野结花
年,《中华丈夫》上映。刘家良导演,刘家辉、仓田保昭、水野结花等人主演。影评人半辈子称该影片表现了涉外婚姻中的夫妻二人由于交流不畅导致家庭暴力,进而引发的一次中日武术交流展示会。这种半调侃式的说法,确实一语中的。仓田保昭在戏中饰演的是日方武术交流团代表,也是女主角青梅竹马的师兄,与刘家辉互为情敌,一个不算坏的反面角色,甚至还有一些武士的风度。
那时的仓田保昭,已参与拍摄过多部作品,亦曾赴台与王羽有过合作。但因年李小龙去世,加之成龙尚未成名,香港功夫片开始有些低迷,正逐渐走红的他只得返回日本工作。重回日本的那段时间,“拍了三年,过程不是太开心。因为日本人拍的打斗场面,好容易就OK,OK!日本的武术指导(他指了指脑袋连番摇头),我都是自己跟自己打,我问行不行,他们会说你说行就行,就算不好,又不好意思叫NG多拍几个。这跟香港的做法完全不同,香港导演拍一个动作,最高纪录可以拍足30次,导演会同我讲:’仓田君,不行呀,再拍一个好不好?’这样高要求,才令我拍得开心。”仓田保昭回忆那段经历时如是说。看来这是一个克己甚严的人。
再次来港后,仓田保昭拍摄了这部《中华丈夫》。
一个功夫底子极好的人,如果碰上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最终必能碰撞出灿烂的火花,更何况还有一个极佳的“煽风”之人(刘家良)。据传,仓田保昭初遇刘家良时,见其身材不高而一度质疑过他的能力。怎知后来见他打功夫,功驾十足,自己反倒心虚了起来,“立即叫声刘师傅!”向其请教,“他(指刘家良)说,我是日本人,打中国功夫有啥特别?要打,一定是日本武术!”于是,我们才得以欣赏到这部《中华丈夫》中精彩丰呈的中日武术交流比赛。
当片中分别代表日本不同武道流派的高手一一落败之后,由仓田保昭饰演的忍术派高手与男主角刘家辉上演终极对决。二人从暗器、长枪、短刀再到徒手,打了个不亦乐乎。其中仓田保昭的蟹形拳最为惊艳,连环短肘配合刁钻踢击,打出了个“花团锦簇”。如以“象其形,取其意”衡量标准去观察仓田保昭的这套拳,其绝对做到了“内运其意,外发其象”。以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在餐桌上吃蟹时还会不由得想起仓田保昭的这番表演。
影片最后,日本武术方面认输:“何滔兄,你的掩穴闭气功在我们日本忍者的功夫中,算是最高深的,我很佩服。”中方不卑不亢地回应道:“我认为这不算是最高,最高的是武术和武功的修养,你说对吗?”
二十年后,这部电影被改拍成连续剧,取名《中华大丈夫》。刘家辉和仓田保昭应邀客串出演,依旧还是中日双方武术界的重要人物,只不过身份变成了男女主角的父亲。
《精武英雄》年
导演:陈嘉上
主演:李连杰/钱小豪/仓田保昭/周比利
以陈真为题材的电影拍了很多,但真正被广大影迷所认可的也只有两三部而已。年上映的这部《精武英雄》便是这其中之一。也因这部戏,仓田保昭才开始被更多的电影观众所熟知。
“那时李连杰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想做一些电影。他准备翻拍并重新塑造这个被李小龙演过的英雄(陈真)。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但并非只有李小龙和李连杰演过这个角色。我的朋友梁小龙就曾在电视剧中演过陈真(、73年,仓田保昭曾与梁合演过多部电影),另一位朋友梁家仁也演过与陈真相关的人物。在那部名为《霍元甲》的戏中,我所饰演的角色由日本去中国时,霍元甲还是个小孩子,我做他的老师。我没有研究过,所以我不确定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片尾这对师徒有一番决战,一个非常戏剧化的结尾。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喜欢这类题材的原因。”(年,仓田保昭在一部名为《爬山虎》的香港影片中饰演一名留日归国的中国学生,男一号,并用空手道大打日本浪人。其造型、服饰、表演,都与各版本“精武门”中的陈真无异,影片情节也不出这类故事窠臼。尽管影片质量一般,但由他主演而显得别具意味。)
“李连杰很聪明,也很清楚,他觉得他的方向正确,他希望改变一些事情。当然了,他是那部戏的制片人,所以他才会这样说。他那种性格与我很合拍。之后他来到日本,我们开始见面洽谈。当时他找来陈嘉上做导演,另外还有一位武术指导,叫袁和平。我很早以前就知道他了。他的参与让我觉得这一定会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于是我决定出演了。”
要知道,在以往这类题材的电影中(包括李小龙的《精武门》),日本武士的形象从来都是一副凶恶刻板的面孔,直到船越文夫这个角色出来,才让大家稍稍改观了记忆中日本武士的负面形象,“陈嘉上导演对我说,’我一直钦佩你’,所以他让我的角色变得有些特别。对于我们这些演员来说,我们只是去塑造不同的角色,给人以娱乐。我不能对之前中日之间在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说什么,我自己也真的不知道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演员这份工作做好,这才是我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