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拳王实战体会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www.xftobacco.com/zzbb/

实战的时候身体被打得很痛,有时候早上起床很困难,但是毕竟这是最快学习技术的方法,跟馆里的那位职业拳手的实战练习是学到东西最多的,也是最痛苦的,第一次和他打,他比较留守,用一些大动作来和我打,我格挡的时候一直没习惯把膝盖外翻提起,教练就一直吼学的东西去哪里了?所以一直挨扫到两助

,小腿,支撑腿更是家常便饭。还有习惯就是腿扫过来,抗住后用手去夹住,结果被那拳手一抽就抽回去了,接着就是一腿扫来,我死性不改,继续夹住,拳手也是扭身一抽,我身体跟上,把距离拉回来,结果他扭转回抽的腿突然往回扭转顺势一蹬,我就出去了,当时很震惊,泰拳原来也有这样的招数。那拳手对我睁了睁眼睛,笑了下。说泰拳的方法任何距离下都可以用,然后示意我蹬一个腿过去,我一蹬他手一抬住,然后往上用点力我重心就起了,然后往前一送,我以为要挨摔,结果他手一放一个飞扫对我过来,我吓得马上弯腰倒下,他把我拉起来说关键就是你自己身体的把握。(看他的腾空动作确实很优美,身体腾高以后腿才甩出,飞膝也是,腾高以后再送膝,没有良好的身体柔韧和协调是做不到的)他的身体协调很好,很多次我都是被欺骗打到,起腿踩步子太好,一个腿起到半边。我提膝去挡,他突然下扫把我扫倒,有时候看我下盘防守好了,就突然给我来个跃击拳,我明白,这就是经验,这就是会打和不会打的区别。到了第二次和他打他就开始认真些了,我基本上被打得找不着北(找着的时候估计也厉害了)一开始还可以

用正蹬腿阻截他,后面直接是感觉身体被压迫,打得是感觉,他一逼近就是拳腿肘膝都在看住我,我侧身贴近他他就提肘示意,我总是慢那么一拍,身体一动就打,吃住对手,中国武术的气势也是要求这样,各方面都看住对手,但是从中我体会到,格斗中最可怕的不是被扫痛,被KO,而是身体被打到失去重心的感觉,一般提膝格挡都是本能的直提,我也范这个错误,结果整个人都被扫转身,重心一散,就只有埋头挨打的份,相反很多时候我顶住往前,及时被打得痛也感觉不到害怕多少。以前我以为,贴身发力是中国武术的专长,一次和这个拳手实战,他扫腿被我接住并且抬起来,我以为能保护好自己了,结果他腿一折,膝盖在我胸前贴身一顶,我整个人差点反胃。我再一次明白,身体的松活对于格斗的益处。那泰拳手的腿就是如此,远距离的变化很多,高扫下挂就和空手道一样,一般习惯了中扫的腿就可以直接一变透过对方的防御打过去,我就常常被这样踢中,虽然我很菜~~~馆里的一个教练给我说,好的拳手就要怕痛,怕痛才能保护自己,才会在对手出击的时候本能的格挡,躲闪,只知道死拼的,永远难出成绩。但是我的习惯就是喜欢退,闪,退,就挨教练骂,守住不退了,就挨骂为什么不进攻,进攻挨打,就被骂想什么呢。但是我始终清楚,自己是个新手,要慢慢一步一步的来,所以很多时候被教练和师兄骂或者嘲笑怕输,怕痛,我虽然没多少天赋,也有职业拳场的老板来学校找人打比赛,想让我去,我拒绝了,我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但是我仍然坚持,只要开馆都没停止训练过一天,所以教练和师兄们虽然不喜欢拳手畏缩,但是仍然对我很好,就因为,我坚持。我完全可以选择去泡妹上网的逍遥日子,但是我选择的是武术,教练看在眼里最高兴的也是这个,所以我觉得,我们最难得的就是坚持走武道。所以,这个年代我们很难得,应当相互尊重理解,而不是谩骂讽刺。。。为了练习自己打斗不镇定坏习惯,那个泰拳手告诉我早上洗脸打盆水,然后往脸上抄5分钟,这个方法和大家都差不多,所以我很多时候也和拳击教练练拳击,打拳击,习惯拳头,吃拳头,很多时候仍然被说,但是我明白,我在练身体的抗打,在找感觉,有时候和来借场地的选手实战,他们大都是那个拳手的学生,所以腿法都比较好,我也是被踢得很惨,但是基本上护有收获,回敬的拳头和蹬腿也多。但是帖身缠抱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也占不到便宜,但是也有大意的时候,一次和一个拳手练习,他突然压上来帖身缠抱,我就只顾着跟他抢位,结果被他一侧身一膝顶在肚子上,我马上叫停,然后走了两圈顺气,但是也发觉自己身体的抗击慢慢出来了,也打出了些好招式。武术,就必须这样学习。颈部的要求还是一样的严格要很强壮,但是也从一个泰国人那里学到一种缠抱,就是双手往内扭转的夹对手胸部,这样会让对手透不过气来,方法和中国武术的挣裹一个道理,我再次想到古泰拳的东西一直没变,山上有的兄弟就对此有了解,只是泰拳手要谋生,就得适应武术运作的改变,抛弃一些技术,学习一些技术。

对于自己喜欢打防守反击的战术,那位泰拳手教我退的时候用拳直击然后不收回来,就和许多泰拳视频里的一样,再则就是直接手斜插对手肩膀,然后拉住顶膝,防御膝的时候必须挺起身子,然后侧着腰去顶对手。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我想在这样下去,大家就要对我失望了,在这里给大家道个歉,同时祝大家新年快乐!!!其实这段时间进行得最多的训练就是实战,和外校的选手一起交流切磋,拳击泰拳都有,就从泰拳说起吧。这次校外选手来学校借场地训练的拳手有很多,但是大部分是拳击的,泰拳的只有两个,都是18岁,一个是职业拳手,一个是从小练的,但是基本上都是打实战打得多,拳击也混着,所以就没有专门打比赛。我就是跟后者切磋了很多次,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个子要比我小一点,体重也是,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技术发挥,刚开始和他实战的时候,我基本上老是被逼着退的,一是自己的老习惯改不了,二是脚步基本上是死的,散的。所以教练看了也最生气的,偶尔能回敬的蹬腿效果也不大,可能是一下子适应不过来泰拳的稳健节奏吧,精神不集中,守不住自己阵地是家常便饭,格斗最忌心浮气躁。而我在和这个比我身高年龄体重都小的泰拳手较量的时候,我确实紧张了,不过挨多了后才发觉,不过如此。这个拳手的扫踢不是很重,但是很快,我以前的观念泰拳的扫踢都是比较慢而重的,但是来到这边接连遇见几个泰拳手以后,我的想法就改变了,泰拳的扫踢一样很快,因为整个要跨都很松,要送腿出

去都是身体一抽一转就出去了,很多时候在和对手实战出扫踢都不会考虑,不像以前在国内,扫踢出去都要想下后续,泰拳里面基本上都是觉得位置适合就动身了,一动腿就出,可能这就是长期打磨出来的结果吧。一开始老是退,他基本上是一个扫踢过来,我挡住后脚提膝不收回,突然一个低扫或者高扫过来,我常常被扫中腿,因为对于头部的防护都是本能的,而下盘就很少会有精力注意,扫多了,自然就很痛,但是也就扫出了记性,同时他也教给我一种比较稳健的格挡,就是提膝格挡的同时一支手折叠护头,一支手在腰部的位置,膝盖不用提高,这样的防守基本上上中下三路都护住了,但是缺点是,你很容易被对手左右连击KO。一开始退,不过也打出些退的打法,很多次他一上来我就一个蹬腿阻截,然后回收一点地就直接高扫过去,都是左腿完成,每次都能很好的阻止他的进攻,不过每次也都是退,最后还是免不了被逼到死角挨揍。不过也慢慢发觉,正因为这样的打法,导致自己的稳定不够,越打越想跑出去,没有冷静下来,以前在和那个职业拳手练习的时候,就经常被莫名其妙的封在死角出不来,他总是看上去给你活动的空间很大,但是慢慢的你就被封住了,这个也就是我最缺乏的,也是泰拳最神秘的一部分,步法。我并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正宗的三宫步,但是我接触到的一是起腿无法琢磨的踩步,一个就是这种,好像使用者前面是个半圆,把对手固定在这个范围内,慢慢封到死角,我就是怎么打都是被控制在这个范围内,许多细心的朋友在看泰王杯比赛的时候也可以看得出这样的场景,还有就是些泰

拳和其他格斗技术交流的比赛也可以看出,很有意思,我想这就是真正泰拳手的最佳标志吧。跟这个拳手练习的时候也发现很多泰拳的要求,比如我每次起左高扫,脚指头老是挨受伤,结果他就告诉我,你的跨没完全翻转,太保守了,这样的踢法在泰拳中很容易被格挡的肘部弄伤,泰拳的高扫踢都得完全翻跨,再一个就是正蹬,也许是蹬沙袋习惯了,总习惯蹬一下然后扫踢,在打实战的时候,这个基本上就得改了,一蹬就得全部放出去,如果蹬一下就收,很可能被对手一顶顶翻或者抓到机会,蹬一下就收一般是用在阻截对手的低扫上面。许多东西,不打是无法印证的。这个是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我一直挨打着,后面慢慢定得住了,也发觉,泰拳中,你只要精神“咬”住对手,哪怕身体再累,也不会挨太惨,一旦精神松懈,受到的攻击都是很严重的,这个道理适用于一切格斗中,所以泰国人无比的尊重拜师舞和泰拳手的精神修养,曾经教练要教我拜师舞,学了些动作,旁边有几个泰国人也在笑着模仿,结果被教练一顿吼回去了,师兄看我柔韧不好,动作不漂亮,就直接说以后再学吧。。。不过慢慢的实战积累,也不会退确了,精神能够集中,对于他的进攻也能挡住很多,还击也有成效,特别是身体略退后的还击,基本上都是再挨多了习惯了距离以后才能抓到机会的,但是这个拳手也给我示范了一种泰拳的远距离扫踢。这个扫踢我曾经在法式踢拳的视频上和空手道的视频上见过,就是腿提起的同时整个身体转然后支撑腿送,身体也跟着送,完全翻跨,把腿

打出去,如果看一个整体也可以说身体是滑出去的,打得很远,一般就是追对手用的,一腿就够上了,不过他一告诉我,许多腿法,真正泰拳比赛的时候不一定用得上,这种腿法就是,不过法式踢拳比赛里面就常看见。我只能说,泰拳技术确实非常丰富。顶住了攻击,不退后是个好事情,但是不代表就能占便宜,经常出现这样一个场景,他一个扫踢过来,我提膝挡住,然后他腿一落地一起马上扫过来,我身体被扫转身,然后最后一扫,打在大腿上。就跟播求的那种一样,连续性很强,然后一旁看的教练就说,你是不退了,但是步子都是死的,要会左右走,确实,这个毛病到现在都还没改好,在实战中,学会左右走的人已经算半个高手了,馆里的拳击教练也这么说,他教我打拳击的时候常用的就是圆规步,我直接被逼得不敢进攻,后来干脆让拳手控制力量的攻击我的头部,练习不避眼睛贴近训练。后来在和这个泰拳手打的时候见效了,能顶住,不退,然后也敢往前了,老想贴身拼肘膝,结果,他比我还积极的帖过来,我一下子一头蒙,贴身缠抱就忘记顶膝,结果缠了半天他一顶膝我就推开他,谁也没占到便宜,不过很多次他在给我讲肘的时候我感觉到,如果用肘,我早爬下了,以前那个职业拳手告诉我些用肘的方法,都是在缠抱的时候,手一从对方手下穿过,或者一撑开就出肘,比如从下往上穿,一穿出去身体前送一点就是挑肘,也可以直接变成顶的用,很精细,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欧美拳手一遇见肘就头疼,这点确实是我们亚洲人的特色,贴身技术的精细,西方人远远不及我们,我也想到了中国武术的:起落,进退,开合。泰拳肘法的运用,很好的诠释了这几点,在和这

个拳手练习的时候,他的手在贴身时都是在不断的缠,我也和他不断缠,这个有点像中国跤的抢把和太极的双推手,都是在不断的抽手和抢进对方颈部和贴近对手。很多时候手一缠上来就带肘,动作很小,我在大学生联赛就看见过被肘KO的,当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看录像才知道是贴身缠抱的时候挨了一肘,这个时候我才感到泰拳贴身的恐怖,一是肘,二是膝,三是摔。以前师兄告诉我,古泰拳打的时候就是连摔带打,我曾经被缠抱摔到,在快到的时候师兄速度很快的在我头上冲了一膝,但是没打到的那种,他说,如果是古泰拳,这个就可以用;有一点,如果是不带拳套的缠抱,不是自己夸自己,自从习惯泰拳缠包以后还很少被泰拳手生吃的,和这个拳手的时候也是,徒手他基本上不占任何便宜,但是一带拳套,我就不行了,因为徒手的时候抢对方颈部可以双手相扣。而带了拳套,手不灵活,面积大,所以我基本上难扣住对手,在缠抱的时候,也很容易被吃进来,后来那个拳击教练让我过去,他带上拳套一下子就把我的颈部抢住了,我感觉到左边的颈动脉被压得很痛,身体活动困难,呼吸也困难,他告诉我,这个拿法是一手帖着一手手背,然后扣住对手颈部,两支手往内合,往内裹,看起来像个剪刀一样,叫剪刀手也可以,我试了下,很好用,也再次体会一个道理的真实性,规则决定技术,带上拳套是一回事,徒手是一回事。后面适应后的实战练习就好很多,基本上对攻,拼腿的很多,还在他转身起腿的时候蹬倒过他,他说:“把中国拳也用上,泰拳比赛

真正违反规则的技术不多。”拦门腿蹬膝盖也用,而且一蹬以后就变正蹬,然后还可以变侧蹬,很诡异,不过一般比赛很少用出,多是腿不收回直接变,从内侧起腿,到正,到外,不浪费一点距离,技术的精细就体现在这里。拳法也会出现些,泰拳的节奏和步法下,要打出连续流畅的拳法很难,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是泰拳手拳法属于弱项的特点吧,不过现在很多泰拳手都是拳击泰拳一起练,所以拳腿组合也打得很不错,和我打的这个拳手就是,所以我还是常常被偷一两拳,很多时候也和他练下拳击,但是发觉自己的节奏都变成泰拳的了,慢慢的等打一下重击的机会,所以挨的拳头很多,不过回敬的拳头一般都比较重。在习惯实战后,自己打沙袋也有改变,从以前单纯的打击到后面的抓时机,移动的打,打一段时间后有感觉再去打实战,发现节奏会灵活很多。呵呵,小生的视频也传上来给山上兄弟笑话过,确实,扫踢的时候腿略弯曲可以把力量很好的透进沙袋里面,而完全翻跨后自然的打出去,无论你用不用力,扫踢都很有穿透性。但是看这次来的另外一个职业泰拳手的扫踢很舒服,他的扫踢不重,但是基本上什么距离下都可以打出,看他打靶,很舒服,教练往前帖身,很近的距离,他只需要身体重心后移些就可以扫出来,距离是发力的根本条件,而泰拳手就可以在很小的距离下获得发力条件,前提是必须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发力方式,所以,我很羡慕也很自卑,羡慕泰拳手从小的培养,自卑自己的身体条件不达标,不过还好,有机会接触到,就该满足了。我还在看他打沙袋的时候,很贴近的抱住沙袋,

然后膝盖一外翻一下就甩在上面,这个贴身膝法很犀利,可惜我还做不到~馆里也来过一个个子很小,但是很壮实的拳手,每次和他练缠抱我都颈部都很痛,他的脖子很粗,也是拳击泰拳一起练的,不过在和他练习缠抱加膝法训练的时候我一不小心用到了膝的正面顶在他右胸口,他手一松开整个人就躺下去了,然后说“练习的时候注意。。。。。。。”我才意思到,自己的膝击也有一定含量,忙说对不起然后拉他起来。不过在和经常和我打实战的那个拳手练习的时候也挨过,他教我贴身技术,类似于古泰拳神猴献宝的动作,逼近的时候双手护头,然后前送展开,这个时候要很快,手也要有随时变肘的意图,结果我一闯就被他一弯腰一膝顶在鼻子上,很痛很痛。他告诉我,贴身最可怕的就是这个,肘膝的琢磨不定,还说如果我老是打防守反击,在遇见个子比我高大的选手就会很吃亏,要敢近身,不过我还是很不适应,慢慢习惯吧,格斗原本就是不能选择对手的。12月一过,这些拳手就都比赛完回去了,所以很少有人练习,而馆里的比赛只剩下跆拳道的,所以很多泰拳师兄和教练都没来的,只有那个前北部冠军周末的时候会来指导我,一般都是喂靶和给我解答些问题,职业选手给你喂靶是件很舒服的事情,但是也很痛苦,常常让我左右腿连续扫,踢是必须完成的,他说他们做职业拳手的时候,每天几千次是少不了的。我一开始基本上是踢倒反胃,很难受,但是过了这一阵子就怎么踢都不累了,期间那个拳击教练教给我一个

打法,就是一个蹬腿过后直接一个顶膝,身体要很后仰,但是不能失去重心,腿蹬完后身体就得跟上去,差不多是送出去的,然后手得一直护在头前撑开,一是挡住对手视线,二是保持身体平衡,三是防止对手出拳,而我一开始怎么都打不好,蹬完以后身体跟不上去,而且膝送不完全,手也不到位,后面知道,手的作用很大,在和对手打的时候,一个扫踢过去,如果被接住,手直接就扣对手颈部了,对于防护自己是非常好的方法,所以那个北部教练后面就干脆给我自由喂靶,让我靠感觉打,除了基本的躲闪扫踢,接腿扫踢以外,他就是拿着靶子往前逼,我自己想办法,这个和极真的大人形靶训练很像。不过教练拿靶子是不表示出来,你要打的时候他才出靶,所以自由性很大。对于我的胫骨,我很不自信,后面又问了次教练,教练说,其实不需要什么方法,多打就习惯了,但是有个恢复的方法很重要,就是在胫骨受伤以后,需要拿个干净的毛巾和一根木棍,把毛巾裹在棍子上,然后用温水泡过,在胫骨面上滚,只是滚,不用敲打,这个对于胫骨的恢复和保持胫骨硬度有很好的效果。我还有个缺点就是扫踢踢沙袋,没几下就连不上了,以前也提到过,教练还是说,你起腿的位置在哪里,腿打完后回到哪里,这样的扫踢连续性好,威力均匀,很多时候教练做喂靶练习,都是一个低扫过来,我腿刚一撤躲开就扫上去了,快是快,但是基本上威力很小,教练就说,连扫也是这样的道理,起腿的时候要保证力量和数量均匀,所以,协调啊协调,郁闷。

这个前北部冠军年级也不大,我问他为什么泰拳手30岁以后就很少有见在擂台上打的,而欧美选手40岁都还有征战擂台的,他说,我们泰国选手,基本上都是6,7岁就开始打比赛,打泰拳,从小到大积累的伤很多,也很严重,要会保护自己,如果过度比赛,过度延长自己的擂台生涯,那么,寿命就会减少很多,有的泰拳手早死是因为退役后自己生活不检点,不注意保养,并不是练泰拳会减损寿命,而是过度的比赛。我听了后,一下子明白很多,呵呵,我想大家也是吧。很久很久没有更新了,这断时间,一是因为忙的事情太多,二是觉得许多体会还不够,所以一直没敢继续写,希望各位谅解,自从进入新年以来,我的训练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练说是到该让技术定型的阶段了,所以我的训练一直就是固定数量的打沙袋和扫踢,膝法练习.一般是4组沙袋,扫踢下,膝法下,然后周末的时候,那个前北部冠军回来给我喂靶和打实战练习,可以说一直都是过得比较单调,不过学习到的东西仍然不少,先是连扫,一开始10腿一组的扫踢,我踢个5组腿就已经不行了,基本上完成左右腿10组的任务以后整个人像脱力了一样,脚软到没有知觉,教练说,在泰国,如果是职业拳馆的拳手,一天得完成至少一千次以上的扫踢,那前北部冠军也给我说过,以前他做职业拳手的时候,每天训练时间都是6到8小时,基本上都要完成打沙袋5组,打靶5组,扫踢一千次,反应练习5组,缠抱练习1小时左右的训练量,我问他为什么不继续做职业拳手.他说,由于自己级别太小,继

续做职业拳手发展空间不大,当时他问他的教练,可不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打拳,他教练说,你要打,就得专心下去,不然就趁早退役找工作,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继续读书,他告诉我,在泰国你开拳馆,一是要有名气,二是要有很多本钱,而且本钱的回报你还不能去计较,因为你是要培养拳手,甚至可以说是领养拳手来为自己赚钱,所以很少有拳手直接开拳馆的,大都是往国外发展或者在大型拳馆做教练.专门走泰拳这条路,还是很艰辛的.扫踢的问题,自己纠正了很多次,看了很多人的动作,发现两种方法比较好,一是胫骨面成45度角扫上去,这样的扫踢连续性好,穿透力强,起腿还不用太费力,不过泰拳的腿都是给你通过大量练习来形成自然反应,在习惯了这个过程后你的动作才会很自然,以前我在国内学格斗,很多东西以为自己学会了就会了,不必再花时间去练习,多学习新技术最好,后来才知道这种观点的错误,很多武术,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很多东西反复的练习,每个技术的不断重复磨练是很有作用的,时间长了你才有自己去找节奏和战术的资本.泰拳就是如此,还有种扫踢就是胫骨成平行的扫,这种扫踢看日本的拳手用得最多,那北部冠军就是用这种,我自己的感觉是,这种扫踢,力量大,特别适合移动中打击,因为步子带动的动作很重要,支撑腿的配合也很重要,一个步子迈出带出一腿的打法一般都是用这种扫踢,不过对于身体协调的要求更大些,我自己目前还是做不好,教练就让我做大量的扫踢练习,以前打沙袋是类似练体力,现在打沙袋已经会移动中找节奏了,技术和体力一起练习,

一开始打靶练习的时候连扫总是出问题,特别是左腿,因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起腿前的蹬地,而连扫讲究第一腿扫出后,出脚的位置和收回的位置必须都一直保持住,所以自己很难控制,后来再和北部冠军打靶的时候,他说我身体重心太靠后了,连扫一定要稍微把身子前拱,这样一是身体平衡控制住了,二是力量也大些,扫踢打顺了,感觉腿是不需要多大力的,胫骨那部分也是感觉放到对手身体上一样,如果太注重打击到对手身上的效果,反而没多少威力,我觉得在搏击中,是没有时间给我们考虑动作是否正确,发力是否顺畅,一切只能靠平时训练积累的本能反应,一直比较想不通一个问题,就是我在与馆里职业拳手实战反应练习的时候,总是被莫名其妙的就被封在死角出不来,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提到过,教练说是眼睛的注视问题,有的师兄说,如果你要让对手害怕,那么你的眼睛要注视对手的眼睛,如果你要自己保持稳健的节奏,你的眼睛就要盯住对手的躯干,这点我一直在训练自己,但是直到一次在和同伴一起进行拳击躲闪训练的时候才知道要点,我进攻的时候,如果眼睛注视的是对手眼睛,那么对手要躲开我的攻击也比较容易,如果我注视的是对手的躯干,很容易造成对攻状态,如果我注视的是对手的脚,那么我就能很好的阻截对手的去向,但是搏击的时候单纯的注视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危险的,因为那会给自己造成很多无法预见的危害,我就仔细回想和职业拳手实战的时候,他是怎么注视我的,我的感觉是,他的眼光是略往下注视着我的,而且是略微上下游动,但是总能在我身体

要左右移动的时候捕捉到我的动作,我也曾经按照过这个习惯去和其他拳手练习,一开始在和体格和我差不多的拳手练习的时候,发觉很适用,但有一次在和馆里一个身高很高的拳手做练习的时候我发觉我完全盯不住他的身体动像,因为我要看的范围太大了,所以挨了很多下攻击,后来我才明白盯住躯干看的好处,对手无论出任何招式,躯干一定有预兆,只是要封锁对手路线的时候需要用余光盯住对手下盘,但是对手的体格和身体速度也不是我们所能预见的,所以眼光注视的习惯,还是要靠自己在长期的实战中积累和总结.每到周末,都是那个前北部冠军回来的时候,同时也是我学习许多新技术的时候,一般都会进行打靶练习和实战练习,中间穿插许多技术讲解,而在打靶的时候就是看我各种技术的娴熟程度,教练从一开始连扫,自由扫,防腿后连扫,到后面的组合动作,一就是对手左蹬腿过来,我略后撤的同时左手顺势接住对手脚踝.然后身体略左移,手往右甩,把对手的腿给荡开,然后右腿顺势扫出,基本上在很多泰拳比赛和视频里面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动作,教练说这个动作只要反复练习,在搏击中是最好用的招数,基本上给对手的打击都是双向的,手甩的和扫腿的方向组合在一起,打中了都很有效果,还有就是对手身体逼近的时候,直接用手拨开对手身体扫,这种方法一般是练身体的一个反应,不一定实用,但是教练说必须按步骤一点一点的来,泰拳手的技术都是这么细细的磨练中出来的,再有个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很容易出自己的风格和打法,到后面的阶段,教练喂靶就和我以前说的一样,任由我发挥,但是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缩略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