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笼里,双方选手正在拼力厮杀,一拳一腿都在释放力量,令人猝不及防的降服、如炮弹般的重拳攻击或是暴风骤雨的砸拳进攻,总会让现场观众跟着一起热血沸腾。偶尔也会有双方选手打得异常胶着,直到三回合后才艰难分出胜负。每当主持人宣布“29:28,29:28,28:28”等比赛分数时,很多观众并不理解这场比赛的分数究竟是怎样判定,而裁判又是如何在一场难分难解的比赛中判定哪方选手获胜?
众所周知,综合格斗(MMA)是一种规则极为开放的竞技格斗运动。赛事规则既允许站立打击,亦可进行地面缠斗,比赛允许选手使用拳击、巴西柔术、泰拳、摔跤、空手道、柔道、散打、截拳道等多种技术,被誉为搏击运动中的“十项全能”。在正规的MMA赛事里规则都是统一的,但每个裁判对运动员在场上发挥的重击、抱摔技巧、表现优势、笼边控制等重要部分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便致使裁判在打分体系中的侧重点很难得到统一的普及。
在MMA比赛中,每位裁判的角色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位合格的裁判首要要以资深的专业知识和学术体系理论为基础,其次是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认真敬业的态度,而负责打分的裁判称为边裁,他们不仅在赛前要确认对阵表信息、打分表信息、数据辅助器设备、记录工具设备、所处位置的擂台盲区等,赛中及时将比赛数据存档,赛后还要确认打分表信息结果完整无误,这样才能算是顺利完成边裁工作。
如何打分?
在精武门的比赛中,设置了三名边裁,他们分别坐在八角笼边不同的位置进行打分,采取的评判比赛标准是10分制评分系统。通俗地讲,10分制的评分标准就是裁判在每回合都会对两位参赛选手进行一次打分,赢下本回合的选手得10分,输掉的选手一般得9分,最终赢下的分数多的一方选手获得最终的胜利。
图中标注1号、2号、3号分别是三名边裁而边裁需要评判的综合格斗技术是根据选手的有效打击、有效摔倒、赛场有效控制、有效进攻及有效防御进行综合评判的。
若选手一回合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地面上,则有效缠斗权重第一,有效打击其次;若选手一回合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站立上,则有效打击权重第一,有效缠斗其次;若选手在站立与在地面上的时间基本相同,那么打击与缠斗权重相同。选手站立或地面的变换,也会影响边裁评判权重。
打分难点?
对于MMA比赛而言,在站立中最难评判的部分是重击,因为重击出现的形式有很多,但是最终达成的目标就是给对方造成了足够的伤害。
而地面最难评判的部分是控制和压制。加入压制骑乘后的地面砸拳技术的MMA地面体系让压制和控制成了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下位的选手有时看似被上位选手压制,其实是下位却在有效的控制上位,上位只有通过压制骑乘后的地面砸拳技术进行反制才有可能摆脱这种处境。这种情况是地面中最经典的一幕,这时候边裁则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并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进行最合理的判定。
为什么扣分?
不过,有个别比赛在开始前,场裁会先拉着某一方选手向边裁示意“扣分”,这是因为这位选手赛前超重,因此将会被扣掉相应分数。除此之外,因犯规或消极比赛导致扣分从而输掉比赛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真正的职业选手都非常注重“干净竞赛+公平竞赛”这条准则,尽可能避免任何有违反竞赛规则和体育道德精神的情况发生。
团体小组赛第三轮,吕政因为超重被扣掉精武门裁判丰毅老师表示,“判断的标准永远是竞赛内容,合格的裁判只会把握竞赛打斗中的细节和整局判断,不应该有打分盲区,如果一场比赛红蓝双方选手打的很接近,就需要用足够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去做出一个公正的判断,而不是左右为难,出现解决不了的难点,一场再接近的比赛也是有办法和理论分出胜负的。”
在观众看来,选手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亦或是选手一方绝地反击的瞬间都会在一场精彩的MMA比赛中出现,殊不知这些细节也会令边裁难以评判。“边裁付出的心血是最多的,因为打分体系太复杂而且关联性很大,要做出一个完美的解释需要通过不同情况的比赛进行分析,并在高速的打斗交替中做出正确选择,实操、理论与思考必须一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所有运动员一个公平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