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马上准备出车。”
简单的一句回复预示着紧张忙碌的工作即将开始……
仔细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防护帽和面屏……工作开始以前,47岁的杨行镇城管队员邹志刚严格按照全流程,从头到脚仔细检查了一遍各项防护措施,确保没有疏漏。作为抗疫“最前线”志愿者,他与其他几位同事一道,承担起了杨行镇新冠阳性病例的集中转运工作。
4月1日中午,刚刚开始居家封控的邹志刚就看到了招募病例转运车辆驾驶员的信息。“我看了招募的要求,我觉得我可以。”邹志刚回忆道,“其实心里很清楚这份工作很辛苦、风险也很高,而且一旦去了短时间内肯定就顾不上家了,但我觉得再苦再累也要有人去做,而且家里人都很支持,那我就义无反顾地上了。”
时间不等人,在经过严格培训后,邹志刚第二天就正式开始了转运工作。他的任务是驾驶着中型客车将分散在杨行镇不同小区的阳性病例统一运送至集中隔离点。任务要求是,不分昼夜24小时待命。身着“大白”穿梭于小区和隔离点就此成了他的日常。从接到任务开始,邹志刚平均每天要行驶80到公里,运送阳性患者前往集中隔离点,一天的转运工作完成后还要将车辆驶到指定地点由专业人员进行全方位消杀。一整套流程做下来,通常已经是后半夜。
“由于我们要前往几个点,甚至是十几个点转运病人,有时病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集中、登记等工作,所以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长都不确定,结束时间也不清楚,工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邹志刚说。
根据有关规定,阳性病例转运车辆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全程紧闭车窗,同时不得开启通风换气设备,闷热的车厢让部分转运的居民感到颇为不适。面对车上居民的不解,邹志刚一边耐心地解释着规定,一边反复对居民进行劝导,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配合。而此时身处防护服之内的他早已汗流浃背……
一天的转运任务顺利完成,邹志刚终于可以回到住所稍事休息了。连轴转的工作,让准点吃饭成了奢望,简单的梳洗过后,一桶泡面,几块饼干,一餐就“对付”过去了。“我现在需要的是抓紧一切时间休息”邹志刚坦言,“这项工作需要我们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专注力。我的工作是尽快把阳性人员送到集中隔离点,实际上也就是在与时间赛跑。”
转运的命令随时传来,邹志刚和同事们将随时投入新的任务中去。孤独昏暗的路上,一束束微光倏然而过,尽管能量有限,却照亮了希望,守护着城市,从日落到日出,从黑夜到黎明……
文/李炜昊
信息来源/镇信息中心
分享、在看与点赞,感谢您的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