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想参与锻炼,但找不到人教?锻炼了一段时间,想运动得更科学?在上海,这将不再是难题!11月20日,年上海市体育项目培育推广嘉年华活动在宝山区顽酷运动工厂燃情举行,市民爱好者在15家本市单项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的指导下,现场体验了滑雪、飞镖、乒乓球、象棋、攀岩、舞龙舞狮等15个体育项目。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办,活动围绕“感受体育魅力,传播体育文化”的理念,开展了健身瑜伽、空手道、跳绳、象棋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不仅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运动启蒙,也以沉浸式互动体验唤起了市民的运动热情。
为了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大力普及全民健身运动,积极传播运动项目文化,以全面展示体育项目培育推广工作的新成果迎接年北京冬奥会,今年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创新打造了年度上海市体育项目培育推广活动,致力于号召本市单项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企业为申城市民提供学习体育技能、切磋技艺、交流沟通的平台和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
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通过公开的招标与专家评审,选择了15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进行探索。活动要求每个项目承办单位要积极举办技术骨干人员培训推广活动,扩大骨干队伍的数量,提高骨干人员的专业素养,推动运动项目的高质量发展。创新体育项目培育推广活动模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让更多人参与项目。同时,要通过视频、运动项目知识图谱等多渠道的宣传,进一步培育推广体育项目,展现出运动的魅力,吸引更多市民参与。
在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指导下,15家承办单位“各显神通”,通过各类方式为市民参与体育运动搭建舞台,通过为期3个月时间的持续推广培育,共吸引了1万名市民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以前许多市民觉得网球的门槛高,比较难上手,对此我们专门采取了小网和彩色球的方式来帮助想参与但又怕门槛高的市民能够先尝试起来,再通过培训让他们持续参与,最后通过赛事让他们提高。”据上海市网球协会副会长曹云华介绍,在3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市网球协会先后举办了11项便于操作、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球公益培训与教学活动,吸引了数千人参与。
在此次嘉年华开幕仪式上,15位长期从事体育项目培育推广的从业者被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授予“项目推广标兵”称号。其中就有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组羽毛球项目男双季军章成和朱天畊。他们表示:“在以往,市民学习体育项目更多都是通过‘自学成才’,我们希望通过自己参与健身带动更多身边的人一起参与运动,用我们的经验帮助大家更好地打好羽毛球。”
上海正在打造“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构建“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倡导“天天想健身”的现代生活方式、培育“人人会健身”的高水平健康素养,优化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近日发布的《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年,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左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6%左右,市民体质达标率稳居全国前列,市民人均期望寿命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要完成这一目标,人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
因此,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以“推广运动项目、普及运动知识、扩大运动人群”为目标,开展了一次十分有效的探索。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任郑浩彬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举办体育项目培育推广,进一步吸引市民对体育运动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