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曾请他教武术,被誉为儒侠,善太极技击

传统武术中名人辈出,经过影视剧的演义,我们见识了叶问的风采,知道了黄飞鸿的潇洒,了解到了霍元甲的侠义,还认识了大刀王五的气势。但还有这么一位拳师,拳力不输于上述任何人,武林中甚至有人称之为“天下第一手”。由于他身形瘦小,而且矫健灵活,还有了一个“赛货猴”的绰号。他就是被誉为一代“儒侠”的孙禄堂。他和一般的武者不同。孙禄堂不仅仅功夫高深,而且学问也是首屈一指。曾经著有《形意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等书。孙禄堂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拜师学习了形意拳。形意拳大师郭云深是孙禄堂的师祖,他也曾经在郭云深的门下学习了8年的形意拳。之后,孙禄堂又在董海川的徒弟门下学习了八卦掌。仅仅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深得八卦掌的奥义。而后,孙禄堂偶然间认识了一位太极大师,之后孙禄堂便潜心学习太极拳的奥义。孙禄堂深得太极、八卦、形意三家的奥义,融合了三家之长,孙禄堂便自创了“孙氏太极”。在年的时候,孙禄堂受到了徐世昌的邀请,进入总统府,就任武宣官。孙禄堂深谙技击之道,在年的时候,日本空手道的高手久闻孙禄堂的大名,便想要来与有着“天下第一手”的孙禄堂对战。当时两人经过见证,在孙禄堂的住所进行了比试。前来比试的空手道高手,比孙禄堂的个头高许多。在他面前,孙禄堂像个文弱的书生。两人的比试方法也很奇特,没有直接比较武力。空手道高手提出一个非常不公平的比试方式,让孙禄堂躺在地上,右手在身下,左手在胸前,而空手道高手则坐在孙禄堂身上,用双手握住孙禄堂放在胸前的左手。如果三秒内,孙禄堂可以一跃而起,就算孙禄堂赢。可想而知,这样的比试方式,很不公平。但是孙禄堂没有拒绝,这是对自己的绝对自信!果然,裁判的三字,音还为落,孙禄堂的左手就像闪电般地抽出,并点在了空手道高手的腹部,吃痛的空手道高手,在条件反射下一跃而起,而孙禄堂也乘此机会起身。连续两次,空手道高手都吃了亏。不服气的他,就向着孙禄堂挥拳打过去。孙禄堂见来势汹汹,便先避其锋芒,找准机会,一拳打在他的小腹上。孙禄堂胜后,这位空手道高手想要拜他为师,却被孙禄堂拒绝!并说,国人练武是为了光大中华,他是绝对不会收外国人为徒的。之后,天皇也曾经以两万元的月薪邀请孙禄堂去教授拳法,但也被孙禄堂严词拒绝了!由此可见孙禄堂的拳拳爱国之心。有人说太极拳不善技击,但孙禄堂却用实际行动反驳了这些言论。在武当中,就有一种秘传的太极技击之法,他们称之为“太极沾衣十八跌”。太极拳讲究“手运八方,足踏五行”,而所谓的“太极沾衣十八跌”,就是在太极拳的拳架中,化生出来擒拿跌打的技术手段。这第一招便是揽雀尾。这一招的亮点便在于扣其关节,向下牵引,最后再旋扭其臂膀,让对手仆伏在地!揽雀尾这第二式便是单鞭。单鞭最重要的是用抖劲按住其肩后,然后再扭臂!单鞭第三式称之为“提手上势”。提手上势第四式称之为“搂膝拗步”。搂膝拗步第五式称之为“抱虎归山”。抱虎归山传统武术自有其博大精深之处。王宗岳在《打手歌》中如此说“棚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这句话不仅仅将太极技击的核心内容道明,而且也是技击中的精髓所在。无论是孙禄堂的“孙氏太极”,还是武当的“太极沾衣十八跌”,都是传统武术的精华,同样也都是经过了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产物。要想学好中华武术,必然要先了解传统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