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杀手里昂、张云
中国的功夫片曾经有过一段及其辉煌的黄金时代,能有这成绩绝对少不了武术指导的功劳。这些武术指导们大多出自武术世家或者自小练武,从最开始的武行做起,从做替身、特技到之后慢慢成为独当一面的武术指导,再到最后组建自己的班底招牌,形成不同的动作风格。而为了能拍出更好看的功夫片,各个班底之间暗自较量。80年代,袁家班、洪家班、成家班三方你来我往,展开了十余年的激烈竞争,在动作设计上更是拼了命:洪家班设计了一个从三楼跳下来的高难度动作;袁家班便要想出一个更难的,从三楼跳下来撞到一辆车上;而成家班就会弄出一个不要命的,从五楼跳下来撞上一辆车然后再反弹到另一辆飞来的车上。就是在这样的相互较量中,这些武术指导们创造出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经典动作桥段,也深深影响了全世界动作片的风格与潮流。
1.刘家良
年,电影《云海玉弓缘》的演职员表里面第一次出现了“武术指导”这个称谓,而这个武术指导正是刘家良。刘家良的武术骄傲感来自于其黄飞鸿嫡传正宗的身份,他父亲刘湛是黄飞鸿的第三代传人,打的正宗洪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取材洪拳一派的《黄飞鸿》系列热映,刘湛作为黄飞鸿嫡传有份参与,他的弟子们如陈全、刘家良、刘家荣等便加入进来,逐渐形成了刘家班的雏形。
刘家班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属于全盛时期,先后栽培了刘家辉、刘家荣、汪禹、小侯、惠英红等功夫片演员。到了九十年代,随着邵氏电影停产,加上新派武侠片的崛起和成家班等更具观赏性的武术风格的出现,刘家班注重拳拳到肉的实战风格被冷落。年6月25日,刘家良因病逝世。
动作指导风格:硬桥硬马,拳拳到肉
洪拳的刚猛是出了名的,所以刘家良的动作设计硬桥硬马,讲究拳拳到肉,皆靠演员的真功夫。徐克评价刘家良:为电影界打开一条刚强有力的武术风格。
经典桥段解析:《少林搭棚大师》中的“竹棚闯关”
在这一段刘家辉与三德和尚的打斗中,刘家良“硬桥硬马”的动作设计风格很明显,基本就是一板一眼的见招拆招。为了增强真实感,双方在肢体碰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停顿,就是为了让观众看得更清楚。这一动作段落没有太多花哨的设计,唯一花哨的设计就是运用了一些沙袋、竹子、木锥来作为动作的辅助手段。
2.袁和平
袁家班应该是从袁小田开始搭建的,成员基本都是袁氏家族(甄子丹当时也是袁家班成员之一,现已独立门户),而其中以袁小田的二儿子袁和平最为出类拔萃,成为现在袁家班的带头人。当时每个班底都有一两个当家功夫明星,成家班的成龙,洪家班的洪金宝、元彪,刘家班好歹也有个刘家辉,而袁家班在这方面是个短板,成员大都从事幕后工作。不过,捧红了成龙和李连杰。
这一脉系在好莱坞也影响深远,他参与了《黑客帝国》系列、《杀死比尔》系列,还有《卧虎藏龙》等电影的动作指导,被誉为“天下第一武指”。
动作指导风格:硬桥硬马中带着行云流水的力道
师承北派武术为基础的戏曲套路,又杂糅了南派武术写实硬朗的风格,袁和平的动作设计风格是硬桥硬马中带着行云流水的力道。他在动作设计上的善于开创和突破,在好莱坞创作的“子弹时间”已成为动作设计中的经典。“我设计动作的确因人而异,是根据每个人的功夫背景和性格来设计。成龙善长高难度动作,给他设计就比较惊险,翻腾、跳跃、攀爬,带有一定的俏皮喜剧色彩;李连杰是武术冠军,功底好,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所以他的动作一定要英武、潇洒;甄子丹有时装味,腿功好,我很注重他的这个长处。总之,设计动作时要尽量把每个人的特长发挥到极致”。
经典桥段解析:《卧虎藏龙》中的“竹林大战”
当年这段周润发与章子怡“飘”在竹叶上的打斗段落着实把老外惊得不轻。这场“竹林大战”没有依赖电脑特技,用的完全是最低级的特技——威亚,演员们被吊在离地60英尺的空中,被二三十个人从不同方向拉。电影中的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里飞舞摇曳时,既表现出了两人模糊暧昧的情感关系,又将中国传统武侠文化灵动飘渺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
3.洪金宝
从“七小福”毕业后,便进入“邵氏”做武打设计,与胡金铨、李小龙都有过合作。70年代末,洪金宝已然成为深受欢迎的功夫明星,借此机会他开始组建“洪家班”,师弟成龙、元彪、元奎、元华等人都是早期成员。自《败家仔》()开始,“洪家班”即成为香港影坛最强动作班底,香港金像奖自第二届设立最佳动作指导奖,“洪家班”蝉联第二届和第三届。
那时候的洪家弟子并非个个都会功夫,比如曾志伟、午马。洪金宝也是个全能型人才,能编,能导,能演。成龙说过:在他心中全能的电影人就他和洪金宝两个,他比洪金宝强一点,因为他还能唱主题曲。
动作指导风格:擅长群戏的布置
洪金宝学过柔道、跆拳道、空手道、合气道,懂洪拳、虎鹤双行拳、咏春,似乎没有他不擅长的形式,但也没有过分擅长的东西。如果非要找一个他长于他人的地方,那就是对于“群戏”的动作设计。洪金宝在群戏的布置能力上非常的出众,群而不乱,乱而不燥,大量的武术演员在同一场戏里能非常有秩序的穿插跑动,有气势却有别于流氓街头打群架那种乱糟糟的感觉。
经典桥段解析:《叶问》中的“以一打十”
这段叶问“以一打十”的动作段落曾经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洪金宝在设计这场动作群戏的时候,既有单独对打,又有全景俯视镜头下的群戏,错落有致,先后顺序的布置,每个人的走位,镜头的穿插,动作的连贯上非常有看点。特别是发挥出甄子丹动作的力度与狠劲,快速出拳击打日本人的设计极具观赏性。
4.成龙
年,成龙签约电影人罗维的公司,拍的第一部戏《新精武门》里,改名“成龙”。那时候就有了“成家班”。成家班的成绩是用命搏回来的,几代成家班(包括成龙)流血断手捧红了成龙。这支武行里的“飞虎队”,勇猛果敢几乎无所不能。成龙的电影经常从头打到尾,不像其他电影经常会用多个镜头表现一个动作,只要动作够精彩、够危险,他一定亲身上阵,并且用一个完整镜头记录下来。但一场重要的打斗,他的剧本里可能只有两个字,比如“大打”或者“小打”,成龙喜欢临场发挥。他也喜欢在全世界取景,让动作发生在世界各地。
成龙是香港那么多动作班底里第一个给团队做制服的,“就是喜欢整整齐齐的派头,于是想着帮所有人统一制服。现在我香港的家里还有那些几十年前的照片,那时候买好开胸的短袖衫,送到很好的绣匠那里,请人家帮我绣上‘JC’,再分发给大家。我准备了白色、黑色、黄色三种,大家一起走出来显得特别有型。”年3月出版的自传《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一书中,列出了成家班7代全部成员。
动作指导风格:夸张滑稽
成龙以扎实过硬结合夸张滑稽而出名。从早期的《醉拳》,到巅峰时期的《警察故事》,再到后来好莱坞的《尖峰时刻》《十二生肖》都有幽默感,看成龙会笑已经成为大家观影的一种期待。
经典桥段解析:高空坠落
成龙有名的动作戏,以高处摔下为主要特点。年的《A计划》里,成龙直接从高处的大钟上坠下;《红番区》中,成龙带着腿伤从天台跳到另一栋大楼房间的阳台上,一点防护措施都没有。《我是谁》片尾,成龙又于21层大厦的外墙上惊世一跃;《宝贝计划》中,一镜到底的高空跳;《龙兄虎弟》的高空跳气球;《警察故事4》,雪山追踪亡命跳跃直升机,据说戏里成龙本来就是越过山崖就完事了,没想到唐季礼临时冒出一架直升机的主意,所以那时成龙的反应都是真实的。
5.元奎
元奎和洪金宝、成龙都出自“七小福”,是同门师兄弟,虽然在知名度上不及两人,但在动作指导方面却毫不逊色。90年代是元奎动作执导的巅峰时期,特别是和李连杰的多次合作,成就了很多经典动作桥段。纵观李连杰最出色的电影,动作导演不是袁和平便是元奎。后来进军好莱坞,与吕克·贝松合作了多部动作片,成绩斐然。
动作指导风格:擅用道具细节
元奎的动作设计飘逸洒脱,又快速绝伦,特别能体现中华武术的精髓。然而,真正能体现元奎特点的还是细节,特别是对于道具的娴熟运用,让道具融入到动作设计中,成为叙事的一部分,丝毫不显得唐突,给电影增添了许多小亮点。
经典桥段解析:《中南海保镖》中的“煤气室厮杀”
《中南海保镖》是李连杰在《黄飞鸿》系列、《方世玉》系列之后的首部时装动作片,所以,元奎在设计动作时尽量让观众忘掉大侠黄飞鸿的形象,动作凌厉干脆一点,更具现代感。而影片中这段“煤气室厮杀”的动作段落很好的体现了元奎作为动作指导独具匠心的设计。刚开始反派邹兆龙的几个腿功展示,威猛凌厉,用了很多仰拍镜头,摄影角度很新颖,在气势上一直压着李连杰。然而,从煤气泄漏开始,便体现出元奎作为武术指导的天才设想,利用水龙头作为道具来展开动作设计,这时元奎充分发挥出李连杰干净利落的动作特点,暴风骤雨般的快速出拳扳回一城,在两人的角力较量中,元奎又设置了第二个道具——毛巾,并与第一个道具水龙头一并融入到动作设计中,让这段动作段落妙趣横生。
其实,作为武术指导,程小东是从与徐克的合作才开始被观众所熟知。《倩女幽魂》系列、《笑傲江湖》系列、《新龙门客栈》等武侠片奠定了程小东在香港武术指导中的地位。他领导的“程家班”尤其擅长高空作业,犹如一个“空中部队”。年北京奥运会中的大部分空中动作表演,就出自“程家班”之手。
动作指导风格:飘逸灵动
程小东动作设计最典型的特点就是飘逸灵动、天马行空,“将武打拍成舞蹈一样美”。他是武指里“威亚”用的最好的,善于处理飞天遁地、凌空蹈虚的动作,古装片是其所长。在传统武指称霸的时代,突然有了一个这种飘逸的身影,顿时让人眼前一亮。正因为其动作设计注重特技,他合作的演员大多没有武术功底,但在他的调教下动作却都相当漂亮。
经典桥段解析:《新龙门客栈》结尾的黄沙大战
甄子丹、梁家辉、张曼玉、林青霞四人在沙漠里展开厮杀,飞舞的黄沙却只让观众看到几个影子在跳舞,飘逸灵动,浪漫至极,不得不佩服程小东对于武侠气氛的营造。而在动作设计上,程小东更是天马行空,小鞑子以凌厉迅猛的庖丁解牛手法刀刮甄子丹的段落,通过快速的剪辑造成了极具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体会到武侠世界的快意恩仇。
7.甄子丹
甄子丹是新世纪之后开始崛起的武术指导,并很快成为华语电影武术指导的一个中坚力量。而甄子丹真正有班底意识是从年参与动作设计的《千机变》开始,到《杀破狼》(年)、《导火线》(年)甄家班初具规模。甄子丹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甄家班班底不像传统武行班底那样都是香港人,还有大陆人、日本人、美国人,团队成员主要负责和甄子丹一起会见制片,研究招式的可行性,带领兄弟将甄子丹的概念细化。在甄家班里,没有固定的威亚师、特技师,人人都要懂一点,谁行谁上。与其他武行不同,甄家班成员可以在外面自由接活,有的已成为独当一面的动作指导,甄子丹的日本徒弟谷垣健治便将武指技术带回日本,为电影《浪客剑心》做武术指导,广受好评。
动作指导风格:将综合格斗融入到动作设计
由于甄子丹自小生活在美国,学习了各种武术,并于90年后中后期痴迷于综合格斗,将泰拳、空手道、柔术、拳击、摔跤等融入到电影动作中,所以,他的动作设计大都以近身格斗为主,实战中带有观赏性,充满了一种时尚现代的简练气息。其实,这与李小龙截拳道的理念有点类似,注重实战而抛弃了传统套路。三十年后,甄子丹又将这一风格发扬光大。
经典桥段解析:《杀破狼》中甄子丹与洪金宝的终极对决
《杀破狼》是甄子丹动作指导风格开始确立的一部电影,而最后甄子丹与洪金宝的那场终极对决最能体现他对于综合格斗在电影中的应用。整个动作的场地是在一个大厅里,有点像一个比武擂台。甄子丹在设计动作时,也大量应用了拳击、摔跤、柔术等综合格斗中的动作项目,在速度与力量上更具有观赏性。在与洪金宝打斗中,甄子丹有大量“搂腰过肩摔”、“压颈制肩反拉肘”等等技巧,都是近身格斗的经典招术。并且为了更像真实打斗,区别于以往的动作片,还匠心独具的设计了一些打空动作,因为真实打斗不可能每一招都能打到对手,会有很多打空动作。